悟禅三首寄胡果(其三)

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

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问法僧当偈,还丹客赠金。

莫惊头欲白,禅观老弥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最近读到新诗句,由此感知见解深植内心。
春日游览晋祠清波,晴天攀登霍山高峰。
向僧人请教佛法,应以偈语作答;炼丹客慷慨赠予黄金。
无需惊讶白发渐生,随着年龄增长,禅定修行越发深远。

注释

近见:最近阅读。
新章句:新的诗句或文学作品。
因知:因此知道。
见在心:见解深刻,铭记于心。
春游:春天时出游。
晋祠水:指晋祠的水景,晋祠位于中国山西省,以其古建筑和泉水著名。
晴上:天气晴朗时攀爬。
霍山岑:霍山的高峰,霍山也是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一座山脉。
问法:询问佛法。
僧当偈:僧人应当以偈语回答,偈语是佛教中表达教义的诗句。
还丹:传说中的仙丹,比喻珍贵之物。
客赠金:客人赠送黄金,比喻慷慨相助。
莫惊:不要惊讶。
头欲白:头发渐渐变白,指年岁增长。
禅观:禅宗的修行观照。
老弥深:越老修行越深入。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在诗中,“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表明诗人通过阅读新的佛经章节,认识到真理存在于内心之中。这反映出禅宗强调直接体悟、内观自性的思想。

“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春天游览晋祠水,并在晴朗的天气中登上霍山。这里的自然不仅是背景,更可能隐喻着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问法僧当偈,还丹客赠金”显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探求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在这里,诗人向僧侣询问道法,并获得了一定的启示或指引。同时,“还丹客赠金”可能暗指内丹修炼或者精神上的馈赠。

“莫惊头欲白,禅观老弥深”则表达了对年龄增长、头发变白的从容态度,以及随着年岁增长,对禅学理解越来越深刻。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他对禅宗“无常”观念的领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晓将别

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

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

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

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

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

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

暗落金乌山渐黑,深埋粉堠路浑迷。

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莺莺诗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闇澹妆。

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

低迷隐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似香。

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酒醒

饮醉日将尽,醒时夜已阑。

暗灯风燄晓,春席水窗寒。

未解萦身带,犹倾坠枕冠。

呼儿问狼藉,疑是梦中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