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浑南桃花汤

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

远峰益稠沓,具物尽奇诡。

借问采药人,冥奥从此始。

汨吾尚清净,荤血久誓止。

览彼□□鲜,自谓形骸滓。

重敦永劫愿,无负神泉水。

坐驰意屡惬,身践心益死。

长妹梵筵众,拙妻道门子。

提携游二山,岁暮此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袅袅桃花汤泉热,距离都市三百里之遥。
远处山峰层层密布,万物景象无比奇异。
请问那采药的行者,幽深神秘之处从这里开始。
我已久持清静生活,荤腥血食早已立誓戒除。
看那些纯净无染之物,自觉身躯凡尘杂质渐除。
再次许下永恒的誓言,不负这神灵赐予的泉水。
静坐中心意屡屡得以满足,身体力行心灵愈发坚定。
大姐修习梵行的同伴们,拙朴的妻子也是道门中人。
携手共游这两座仙山,年末之时我们的旅程如此结束。

注释

氛氲:形容烟云、水气等弥漫的样子。
桃花汤:指温泉,因周围有桃花而得名,这里特指一个地名或景致。
去都:离开都城。
稠沓:密集众多的样子。
具物:所有的事物。
奇诡:奇特怪异。
借问:请问。
冥奥:深奥、神秘的地方。
汨吾:此处可能为表达‘使我自己’之意,具体词汇可能有误或为生僻用法。
清净:清洁纯净,没有污染。
荤血:指肉类和血液,泛指荤食。
览彼:观看那些。
□□鲜:原文缺失,可能是形容清新纯净之物的词语。
形骸滓:身体如同渣滓,比喻自觉肉体凡俗。
重敦:再次郑重。
永劫愿:永恒的誓言或愿望,永世的修行志愿。
神泉水:特指具有神奇力量或被视为神圣的泉水。
坐驰:静坐中心神遨游,形容精神集中或冥想。
意屡惬:心意多次得到满足。
身践:亲身实践。
长妹:年长的姐妹,可能指修行中的同伴。
梵筵众:参与佛事或修行的人群。
拙妻:谦称自己的妻子。
道门子:修道之人。
提携:手拉手,引申为一起。
游二山:游览两座山,可能指具体的修行圣地。
岁暮:年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找桃花汤的过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开篇“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便设定了一种远离尘嚣、深入自然的意境,桃花汤不仅是一处地理位置,更象征着一种纯洁和美好的追求。

“远峰益稠沓,具物尽奇诡”则展示了诗人眼中山川万异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借问采药人,冥奥从此始”表明诗人在寻找桃花汤的过程中,也是在追求一份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汨吾尚清净,荤血久誓止”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自我审视和宣言,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远离世间的污秽与罪恶。“览彼□□鲜,自谓形骸滓”中,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生命的更新换代,来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和价值。

“重敦永劫愿,无负神泉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神圣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自己精神追求不辜负这一切美好环境的一种坚定誓言。“坐驰意屡惬,身践心益死”则是诗人在面对自然景观时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他感到自己的欲望和现实之间有差距,但这种挣扎也让他的精神得到了一种磨练。

“长妹梵筵众,拙妻道门子”可能是在描绘诗人与家人的关系或是对家庭生活的一种回忆。“提携游二山,岁暮此已矣”则是诗人在一年将尽之际,与亲人一同漫游于自然之中,感受生命的流转和时光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汤这一理想化地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追求精神超越和心灵净化的一种愿望。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卧闻嵩山钟

卧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

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

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

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

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

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

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夜饮东亭

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

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

高兴南山曲,长谣横素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放白鹇篇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形式: 古风

明河篇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