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月同鹤林酌别奉似紫琼友

婀娜姮娥处玉宫,秋来梳洗越当空。

阴晴圆缺天何意,离合悲欢事与同。

好去画楼歌舞地,莫来清馆别愁中。

应知人不能如月,月且团圆月月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美丽的嫦娥居住在玉宫中,秋天来临她更显梳妆打扮,照亮天空。
月亮的阴晴圆缺仿佛天意弄人,人间的离合悲欢也与此相似。
离开繁华的画楼歌舞之地吧,不要来到这清净的馆阁引发离别的愁绪。
人们深知自己无法像月亮那样,每个月都能圆满相聚。

注释

玉宫:指月宫或仙境。
秋来:秋季到来。
当空:高悬空中。
阴晴圆缺:月亮的形态变化,象征世事无常。
离合悲欢:人生的喜怒哀乐。
好去:离去的好去处。
画楼:华丽的楼房,常指富贵人家。
莫来:不要来。
清馆:清净的馆舍,可能指书房或静思之地。
别愁:离别的愁绪。
人不能如月:人无法像月亮一样永恒不变。
月且团圆:月亮每月都能圆满。
月月逢:每个月都能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赋月同鹤林酌别奉似紫琼友》。诗中融合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婀娜姮娥处玉宫”,开篇即以月亮比喻,描绘出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场景。“秋来梳洗越当空”则是说到了秋天,月亮更加清澈明亮,如同女性精心打扮一般。

“阴晴圆缺天何意”,这里诗人借月之变化反映了天命难以预测的宿命观念。“离合悲欢事与同”,表达了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现象的感慨,认为这些都是自然而然、无法抗拒的。

“好去画楼歌舞地”,诗人劝说应该享受美好的时光和地点进行艺术创作或娱乐活动。“莫来清馆别愁中”,则是在提醒不要让烦恼进入心灵的宁静空间。

最后,“应知人不能如月,月且团圆月月逢”,诗人通过对比月亮与人类的不同,强调了人生无常和珍惜光阴的重要性。月亮有时候完整,有时候缺损,但即使如此,它仍然会再次相遇。而人类则不能像月亮那样不断重聚,因此应当珍惜每一次的团圆时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人情冷暖以及珍爱当前美好时光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赋诗二首呈懒翁(其一)

惊秋镜里鬓边星,到处溪山皆洞庭。

怒雨打莲攲沼绿,颠风掣竹过墙青。

趁船紫燕辞芹渚,缩颈白鸥眠蓼汀。

荷笠欲寻懒翁去,带些爽气入疏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赋梅奉呈陈太博

霜清木脱嫩寒森,惊见孤英吐竹林。

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无心。

月横瘦影池塘浅,风递微香院落深。

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感物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痫。

事业三杯酒,勋名九转丹。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携友生诣桐柏

篮舆过尽几山丫,夜宿天台仙子家。

我昔岩前种芝草,尔来云表饭胡麻。

金前错落枫犹叶,玉靥飘零菊更花。

霜露逼人心兴倦,无穷旧事散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