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梅奉呈陈太博

霜清木脱嫩寒森,惊见孤英吐竹林。

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无心。

月横瘦影池塘浅,风递微香院落深。

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霜降后清晨,树木落叶,微寒清新,惊奇地发现有一朵孤独的花朵在竹林中绽放。
它没有辜负冬季的雪期,仿佛有约定般准时开放,其实它并未刻意追求春天的到来。
月光洒在池塘上,映照出瘦弱花影,微风吹过,花香飘向深处的庭院。
无需询问它的用途,无论是调味还是解渴,每枝花朵都让人沉醉,只想插在发间欣赏。

注释

霜清:霜降后的清晨,天气清冷。
孤英:孤独的花朵。
雪期:冬季的雪期。
止渴:解渴。
醉来簪:喝醉了插在头发上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至春初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哲理思考。

"霜清木脱嫩寒森"一句,以清冷的霜气为背景,树木在严寒中显得格外干净剔透,这种景象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紧接着"惊见孤英吐竹林",诗人突然发现了一朵独立的梅花在竹林中绽放,它的出现如同一份意外的惊喜。

"不负雪期如有信",梅花承诺与冬雪共存,显得格外忠实。"偶先春事本无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梅花先于春天绽放这一自然现象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然的态度,似乎对于春天到来的热情和期盼并不在意。

"月横瘦影池塘浅",夜晚的月光投射在水面上,形成了纤细的影子,水面的平静与深邃相得益彰。"风递微香院落深",春风轻拂,带来了梅花的清香,这股香气在幽深的庭院中回旋,增添了一份诗意。

最后两句"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诗人似乎在劝诫自己不要去追问世事,更不要因为无法如愿而感到干渴。"枝枝且惬"一词,用以形容梅花的繁密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活细微处的观察和体验。而"醉来簪"则更像是在用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面对世事,仿佛诗人在这静谧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与特性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其忠实自然、超脱尘俗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高洁品格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一种修养与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感物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痫。

事业三杯酒,勋名九转丹。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携友生诣桐柏

篮舆过尽几山丫,夜宿天台仙子家。

我昔岩前种芝草,尔来云表饭胡麻。

金前错落枫犹叶,玉靥飘零菊更花。

霜露逼人心兴倦,无穷旧事散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睡起

眼瞌蚊方谒,灯微蛾更来。

汗珠流似雨,鼻息响如雷。

蝶魄游仙去,猿声惊梦回。

梦回嫌簟湿,怒把枕头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蓝琴士赠梅竹酬以诗

手补天工笔法奇,笑将造化作儿嬉。

胸中夜雨浇龙干,纸上春风舞玉蕤。

云水一生无别好,琴心三叠有谁知。

今宵松殿相期会,弹到西山月落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