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晓发镇雄关

挂征帆大江西上,铜琵铁板才住。

酒醒今宵杨柳岸,又唱屯田词句。关山路。

有残月微茫,认得愁来处。凭谁记取。

写骡影冲寒,鸡声搅梦,行到乱峰曙。

戌楼上,催落晓星无数。老兵起背镫语。

万山一罅乾坤隘,人共乱鸦飞度。敲战鼓。

指烟草连天,尚想前朝戍。天西倦旅。

把老屋书声,高楼月色,分付梦回去。

形式:

鉴赏

这首《摸鱼儿·晓发镇雄关》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期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清晨启程过雄关时的情景和感慨。词中以挂帆西上江面为背景,铜琵铁板的音乐声犹在耳边,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离别的情绪。酒醒后的词句,唤起了对往昔屯田生活的回忆,勾起了深深的愁绪。

词人通过“关山路”、“残月微茫”和“老兵背镫语”,展现了边关的冷寂与苍凉,以及黎明时分的孤独。他想象着自己在乱峰中穿行,鸡鸣犬吠与战鼓声交织,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战争痕迹的沉思。

“敲战鼓”和“烟草连天”描绘出壮丽而悲壮的战场景象,词人不禁回想起前朝戍守的英雄们。最后,词人以“天西倦旅”表达了自己的疲惫,将书声、月色融入梦境,寄托了对故乡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边塞情怀和历史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龙里道中作

五更梦压关山重,晓风鞍背吹醒。

堠裹鸡声,岩飘虎气,人与万山俱冷。前村尚暝。

渐茅屋晨炊,树梢青凝。

杲杲初阳,马蹄踏碎乱峰影。时清边尘久静。

剩荒原废垒,吹角凄警。

雨抱峰黄,天归箐黑,独鸟横飞烟顶。图云关近。

算瘴月蛮花,几回相等。万里天西,寒鸦将路引。

形式:

满江红.兆儿生甫九十日,遽殇金竹寓中,口占此阕,以当一哭

三尺桐棺,算也是、人生一度。

想死去、不如生好,儿心应悟。

白骨竞成飘泊鬼,黄泉可有生还路。

问牂柯江水夜郎山,归何处。夸麟凤,原难遇。

讥豚犬,犹难据。拚替他一恸,两无干预。

半霎谁教昙影现,再来莫被轮回误。

检菭根藏个小身材,随他去。

形式:

湘月.赠唐浔舫

楚中唐勒,是景瑳朋辈,灵均弟子。

家在碧湘门外住,领略烟骚情思。

词卷鸣秋,酒杯问月,飘泊愁乡里。

歌离吊梦,才人通病如此。

因甚王粲从军,祢衡投刺,同倒天涯屐。

瘴水蛮花,枉题遍我辈,几行名字。

秋士伤心,夜郎搔首,四顾悲歌起。

布帆无恙,与君行且归矣。

形式:

苏幕遮.自黔归,赴秋试,赋感

甚功名,何意绪。说到劳生,总没些儿趣。

二月行踪三月住。四月黔关,五月依然去。

万重山,千里路。驴背明朝,独自和秋语。

我比残鸦心更苦。一点归心,却在天涯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