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形式: 古风

翻译

羊公岘山脚下,神女汉皋的曲径。
雪后冰雪消融,春天的潭水碧绿深长。
小舟随意穿梭,游玩的乐趣无穷无尽。
波光摇曳如妓女的发钗,沙滩的光芒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举杯共饮,鱼鸟也沉醉其中,吟诗作对,莺花相随。
美好的聚会难以重逢,日落时分还需点亮蜡烛继续欢聚。

注释

羊公岘:羊祜的岘山。
神女汉皋:传说中的神女居住的地方。
雪罢:雪停之后。
春潭:春天的深潭。
轻舟:小船。
探玩:探索游玩。
妓钗:形容水面波光闪烁。
沙光:沙滩上的反光。
鱼鸟醉:鱼鸟也被欢乐气氛感染。
联句:吟诗接句。
良会:难得的好聚会。
秉烛:手持蜡烛照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汉江舟行的美丽图景。诗人以其独特的眼光捕捉了自然界在春天复苏后的生机与活力。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这两句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设置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诗人通过雪后的景象,展现了初春时节大自然的恢复与生长。这里的“春潭”形象鲜明,给人以深邃而又生机勃勃之感。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和探索自然之乐的态度。他在这宁静的春日里,以一种悠然的心境享受着汉江的美丽风光。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这两句通过对水波与阳光折射效果的描写,增添了画面之中动态和视觉上的丰富感,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波光粼粼、变化万千的美景。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这两句则是对诗人在这美丽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写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文艺素养,他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继续创作。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珍惜时光、把握现世美好时刻的心情。诗人意识到这般良辰美景不易再遇,便更加珍视眼前的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汉江春日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无限赞美。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还山贻湛法师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籍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形式: 古风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形式: 古风

经七里滩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复闻严陵濑,乃在兹湍路。

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

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

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从兹洗尘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