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远所作的《颂古四十五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神话场景,展现出禅修者的超凡境界。
"抟风展翅拿沧海",形象地描绘了禅者翱翔于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志向宏大,如同鸟儿搏击长空,欲掌控大海般的豪情壮志。
"直取龙吞也大奇",进一步强调了禅者的决心与胆识,意指他们追求的智慧深邃无边,如同龙吞大海,令人惊叹。
"八臂那吒拦不住,和声扑碎五须弥",借用印度神话中的哪吒形象,表达禅者超越一切障碍,连神话中的守护者也无法阻挡他们的精神力量,甚至能打破象征宇宙的五座须弥山。
"风前截断,句后全提",暗示禅者在修行中能洞察事物本质,把握住关键,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能明心见性。
"高出祖师三要印,不落云门第一机",禅者自认为已超越了祖师们的教诲,不在任何固定的法门之下,而是达到了更高的领悟层次。
最后以"噫!卢陂卢陂"收尾,似是赞叹,又似自省,可能含有对禅境的深深感叹或对自己修行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富有禅意,通过神话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禅者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