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林和尚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道祗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名为《上东林和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超脱于红尘之上的高洁情操。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这两句表明了和尚在世间的声望极高,他的名字如同紫色的云雾一般散布,回到了那遥远的青石壁上,这不仅象征着超脱尘世,也说明了他的名气传遍了四方。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明志,即便是没有任何俗世所谓的大事,也是出于自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功名或地位。

“道祗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在这里,“道祗”指的是道家的修炼方法,而“伊字”则可能是某种秘密的修持之法。后面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对于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浮云般事物,诗人只是一笑置之。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前来求学的弟子或访客表示出慈爱与同情。即便是在闲暇时光,也愿意将剩余的精力用于创作文字,以此传达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东林和尚高洁名声、淡泊明志以及超然物外的情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对于佛道文化的深厚情怀。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上冯使君水晶数珠

泠泠瀑滴清,贯串有规程。

将讽观空偈,全胜照乘明。

龙神多共惜,金玉比终轻。

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

跣足拄巴藤,潺湲渡几曾。

尽权无著印,不是登闲僧。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

画来偏觉好,将寄柳吴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上卢使君

一别旌旗已一年,二林真子劝安禅。

常思双戟华堂里,还似孤峰峭壁前。

步出林泉多吉梦,帆侵分野入祥烟。

自怜酷似随阳雁,霜打风飘到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上卢使君二首(其一)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

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

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

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氂。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