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景候融融阴气潜,如峰云共火相兼。
霞光捧日登天上,丹彩乘风入殿檐。
行逐赤龙千岁出,明当朱夏万方瞻。
微臣多幸逢佳节,得赋殊祥近御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庆典图景。开篇“景候融融阴气潜,如峰云共火相兼”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奇妙景观,既有山峦如同屏障的稳固,也有云与火交织的神秘。紧接着,“霞光捧日登天上,丹彩乘风入殿檐”进一步渲染了这场面,霞光托举太阳升至高空,彩色斑斓随风飘逸进入宫殿之中,这些描写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壮丽景象的热爱与追求。
“行逐赤龙千岁出,明当朱夏万方瞻”两句,则是对节日庆典气氛的深入刻画。赤龙在此象征着帝王的威仪和权力,而诗人随之参与这盛大的庆典活动,无不彰显了皇权的恢宏与节日的庄严。
最后,“微臣多幸逢佳节,得赋殊祥近御帘”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喜悦和荣幸之情。作为一位“微臣”,能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中亲临盛典,不仅是个人荣耀,也是对皇恩浩荡的一种感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寿昌节这一重大宫廷庆典活动的观察与体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情感流露和对皇权的颂扬。
不详
生卒年不详,越中(今浙江)人。常与李频、许棠、姚合、李洞、贾岛、无可等诗人往来赠答。唐宣宗大中年间住京城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袈裟。工诗,尚苦吟。时人张乔谓其“篇章名不朽”。《全唐诗》共录其诗16首
终日河声咽暮空,烟愁此地昼濛濛。
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
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生风。
那堪独立思前事,回首残阳雉堞红。
飘然绿毛节,杳去洛城端。
隔水见秋岳,兼霜扫石坛。
一溪松色古,半夜鹤声寒。
迥与人寰别,劳生不可观。
正是叹羁游,知音拜楚侯。
何须辞远道,自可乐扁舟。
倚棹江洲雨,闻猿岛岫秋。
谢家山水兴,终日待诗流。
家山临晚日,海路信归桡。
树灭浑无岸,风生只有潮。
岁穷程未尽,天末国仍遥。
已入闽王梦,香花境外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