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废宫

终日河声咽暮空,烟愁此地昼濛濛。

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

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生风。

那堪独立思前事,回首残阳雉堞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整日里黄河的浪声呜咽着填满黄昏的天空,烟雾缭绕使得此地白昼也昏暗不明。
华丽的船帆向东驶去沙子侵蚀着皇家园林,皇帝乘坐的玉辇从西而来宫墙内外树木茂盛。
来自鲁地的客人望着渡口天色似乎快要下雪,北方的大雁离开河岸芦苇随风摇曳。
怎能忍受独自站立回想往昔之事,转头看时夕阳映照着城墙一片红艳。

注释

终日:整天。
河声:黄河的浪声。
咽暮空:声音低沉如同喉咙哽咽,填充着傍晚的天空。
烟愁:如烟般的忧愁景象。
昼濛濛:白天也显得朦胧不清。
锦帆:装饰华美的船帆,这里代指船只。
东去:向东行驶。
沙侵苑:沙子侵蚀皇家园林。
玉辇:皇帝乘坐的车驾,这里指代皇帝。
西来:从西边过来。
树满宫:树木茂密遍布宫殿。
鲁客:来自鲁地的客人,鲁通常指山东地区,此处泛指远方来的人。
望津:在渡口眺望。
天欲雪:天空看起来快要下雪。
朔鸿:北方来的大雁。
离岸:离开岸边。
苇生风:芦苇随风摆动。
那堪:怎能忍受。
独立:独自站立。
思前事:回想过去的事情。
回首:转头看。
残阳:夕阳,即将落山的太阳。
雉堞红:城墙上的雉堞(城墙上突出的部分)被夕阳映得通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独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终日河声咽暮空"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河流的声音在黄昏时分渐渐减弱,映衬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

"烟愁此地昼濛濛"中,“烟愁”二字常用来形容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这里与“昼濛濛”相呼应,显示出诗人对于眼前景物所引发的深深哀思。这种哀思并非强烈的情感,而是一种悠长且不易察觉的情愫,它弥漫在白日之中,如同薄雾一般覆盖着整个心灵。

接下来的两句"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与人事变迁的对照。锦帆东行,象征着往日繁华如今已成过眼云烟;而玉辇西来,则是过去宫阙的辉煌,如今却被树木所覆盖,这些都是时间流逝后留下的痕迹。

"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生风"一句中,“鲁客”指的是远方来的旅人,而“望津”则是等待渡河的意思。天气将要变寒,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孤独而又有些许悲凉。

最后两句"那堪独立思前事,回首残阳雉堞红"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感慨。他站在废宫之中,沉浸于对往昔的思考之中。"回首残阳雉堞红"则是对夕阳余晖下的城墙所发出的赞美,这些景象虽然美丽,却也带着一丝凄凉,因为它们提醒诗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面对过往荣华与现实孤独的心境。

收录诗词(19)

栖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越中(今浙江)人。常与李频、许棠、姚合、李洞、贾岛、无可等诗人往来赠答。唐宣宗大中年间住京城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袈裟。工诗,尚苦吟。时人张乔谓其“篇章名不朽”。《全唐诗》共录其诗16首

  • 籍贯:僧唐代

相关古诗词

送王鍊师归嵩岳

飘然绿毛节,杳去洛城端。

隔水见秋岳,兼霜扫石坛。

一溪松色古,半夜鹤声寒。

迥与人寰别,劳生不可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石秀才

正是叹羁游,知音拜楚侯。

何须辞远道,自可乐扁舟。

倚棹江洲雨,闻猿岛岫秋。

谢家山水兴,终日待诗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圆仁三藏归本国

家山临晚日,海路信归桡。

树灭浑无岸,风生只有潮。

岁穷程未尽,天末国仍遥。

已入闽王梦,香花境外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造微上人游五台及礼本师

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

极目多来雁,孤城少故人。

与师虽别久,于法本相亲。

又对清凉月,中宵语宿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