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中的第三首。王守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强调人的内在道德意识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诗中以“人人自有定盘针”开篇,形象地比喻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即良知。接着,“万化根源总在心”进一步阐述了万物变化的根源在于人心,强调了内心的主宰作用。最后两句“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是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反思与纠正,指出人们不应在外在事物上寻找真理,而应深入内心,发现并遵循自己的良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体现了王守仁“致良知”思想的核心,即通过内省和自我修养,达到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它鼓励人们重视内心世界,追求道德自觉,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和教育价值。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
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
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长安有路极分明,何事幽人旷不行?
遂使蓁茅成间塞,仅教麋鹿自纵横。
徒闻绝境劳悬想,指与迷途却浪惊。
冒险甘投蛇虺窟,颠崖堕壑竟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