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寺春归已惨悽,那堪一夜子规啼。
东风不道人憔悴,吹入尘途衬马蹄。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时,寺庙中凄凉的景象,以及子规鸟的啼叫给这氛围增添的哀愁。诗人通过“野寺春归已惨悽”一句,直接点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悲凉感,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在此刻显得格外脆弱和短暂。接着,“那堪一夜子规啼”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愁,子规鸟的啼声在夜晚尤为凄厉,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无常。
“东风不道人憔悴”一句,诗人将自然界的东风拟人化,指责它不顾及人的疲惫与忧伤,继续吹拂,使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力。最后,“吹入尘途衬马蹄”则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东风不仅吹过大地,还吹进了尘土飞扬的道路,与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无奈和哀愁。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风吹犹见影离离,留恋低回欲恨谁。
莫怪来看独惆怅,如今不是故园时。
洞庭西望水漫漫,浪打船头来往难。
荷叶作衣蒲作帽,只遮风雨弗遮寒。
野老乘舟自打桡,闲看翡翠戏兰苕。
连山不断南津口,曲水回通底定桥。
太湖一水跨三州,洞庭两山在上头。
侬意如山常日静,郎行似水去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