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子常时亦用权,要之此法岂容传。
反经合道须君子,君子为之乃自然。
这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深入探讨了君子之道与为政之术。首句“君子常时亦用权”表明君子在处理事务时,也需要运用权谋,但这种权谋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权谋,而是出于大义名分,是为了维护正义和社会秩序。
紧接着,“要之此法岂容传”则强调了这种以德治国的原则不能随意流传,因为它要求极高的道德水平和智慧,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把握并施行这一法则。
第三句“反经合道须君子”进一步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需要君子的参与,因为只有君子才能顺应天理(经)与人道(道),达到和谐统一。
末句“君子为之乃自然”则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学观点:当君子按照上述原则行事时,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而非勉强。这种境界,是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君子的行为准则和为政哲学的探讨,揭示了作者对于德治与权谋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君子修养和政治智慧的极高要求。
不详
吾于万理已无疑,何必容心更去推。
自此有无皆不立,有知翻以累无知。
子云文不在兹乎,岂与常人论有无。
兴丧亦皆天意尔,匡人于此莫如予。
以毋为绝绝非毋,自谓门人见处疏。
若使圣人真个绝,不知毋理却何如。
游遍诸侯志不伸,困穷几与死为邻。
大哉博学称夫子,独有当时一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