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樵校书归泉州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

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

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

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

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

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巍峨的高塔上刻着诗名,诗人的诗心也难以与之匹敌。
离开京城任职,向西至海门请假。
告别宴席已近深夜,归途避开战鼓的喧嚣。
关隘遥远,连秦地的大雁都难以飞过,家乡却笼罩在低垂的瘴气之中。
在春风吹拂的驿站等候,迎接的是拂晓月光下的小溪。
必须尽早返回帝都,不要被繁花似锦的刺桐树迷惑了归途。

注释

巨塔:高大的塔。
列名题:刻有诗名。
诗心:诗人的创作灵感。
除官:离开京城任职。
京下阙:京城的宫殿。
乞假:请假。
海门西:海门的西部地区。
残漏:夜深时分。
战鼙:战鼓。
秦雁:来自秦国的大雁。
瘴云:南方湿热地区的有毒雾气。
候马:等待的马匹。
春风馆:春天的驿站。
晓月溪:破晓时分的月光下的溪流。
帝京:首都。
刺桐:一种美丽的开花植物,象征诱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启程返乡的场景,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盼。开篇“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两句,显示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未知的忧虑。

接着,“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两句,表明朋友即将离开朝廷的繁华,前往远方的泉州。这里“除官”可能是指朋友辞去官职,而“乞假海门西”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态。

在“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两句中,“别席”意指告别的场合,而“侵残漏”则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告别的仓促。同时,“归程避战鼙”又透露出朋友返乡之路可能充满艰险,需要小心翼翼地躲避。

“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两句,则描绘了朋友行旅的景象。“关遥”指的是远离京城的边塞,而“秦雁断”则喻示着消息隔绝。同时,“家近瘴云低”表达了朋友心中的思乡之情,渴望回到自己的家园。

在“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两句中,“候马春风馆”可能是指朋友在旅途中等待马匹的场所,而“迎船晓月溪”则描绘了朋友在清晨等待船只的情景,这里的“晓月溪”给人以一种恬静美好的感觉。

最后,“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叮咛。这里的“帝京”指的是朝廷所在地,而“须早入”则是提醒朋友要尽快返回。“莫被刺桐迷”则是在告诫朋友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青龙寺赠云颢法师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

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

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

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南朝

三篱盖驰道,风烈一无取。

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形式: 五言绝句

夏日东斋

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热少清风多,开门放山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寄李处士

僧话磻溪叟,平生重赤松。

夜堂悲蟋蟀,秋水老芙蓉。

吟坐倦垂钓,闲行多倚筇。

闻名来已久,未得一相逢。

塔见移来影,钟闻过去声。

一斋唯默坐,应笑我营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