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赠云颢法师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

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

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

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紫檀木制成的衣服散发着香气,春天的宫殿里白天显得特别长。
这里新开设了讲经活动,古老的禅房被哪座山峰围绕着。
僧人的名字在北方朝廷中传扬,师祖的印章象征着南方的传承。
不要吝啬用青莲来比喻佛法,秦地的人们至今仍记得这样的教诲。

注释

紫檀衣:用紫檀木制成的衣服,可能指僧人的法衣,珍贵而有香气。
春殿:春天的宫殿,可能指皇家或寺庙中的殿堂。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或皇室。
南方:地理位置上的南方,也可能象征佛法的南方传承。
青莲:佛教中常用来比喻清净无染的心灵,或是佛法。
秦人:泛指古秦国地区的人,此处可能暗示历史背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佛教生活图景。开篇“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两句,通过对寺庙中僧人紫檀木制成的香气浓郁衣物和春日阳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净而宁静的氛围。"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则表达了在新的地方进行佛法传授的意愿,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去束缚的超越。

接下来的“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展示了僧人的声望和师承的传播,无论是在北方的宫殿(北阙)还是在南方,都有僧人留下的印记。"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则是对佛教故事中的比喻(如莲花喻)不必吝啬,以及对于这些故事的传承和民众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活动和思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学的尊重和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通过新的学习和传播超越过去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解脱。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南朝

三篱盖驰道,风烈一无取。

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形式: 五言绝句

夏日东斋

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热少清风多,开门放山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寄李处士

僧话磻溪叟,平生重赤松。

夜堂悲蟋蟀,秋水老芙蓉。

吟坐倦垂钓,闲行多倚筇。

闻名来已久,未得一相逢。

塔见移来影,钟闻过去声。

一斋唯默坐,应笑我营营。

形式: 古风

道中

出门嗟世路,何日朴风归。

是处太行险,□□应解飞。

主人厚薄礼,客子新故衣。

所以浇浮态,多令行者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