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往湖州,见孙莘老,别公辅、希元、彦远、醇之、穆仲

秋来欲见紫髯翁,待得梅花细萼红。

记取上元灯火夜,道人犹在水晶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秋天来临,我期待见到那位紫色胡须的老者。
等到梅花花瓣娇艳欲滴的红色时,

注释

秋来:指秋季。
欲见:期待见到。
紫髯翁:形容有胡须的老人,可能指诗人所敬仰的人物。
待得:等待直到。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细萼:娇小而鲜艳的花苞。
红:红色,这里形容梅花盛开的样子。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灯火夜:明亮的夜晚,灯火辉煌。
道人:道士,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者有道之人。
犹在:仍然在。
水晶宫:比喻清冷、洁净或仙境般的环境。

鉴赏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秋来欲见紫髯翁"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到来之际,急切地想要见到那位被尊称为“紫髯翁”的朋友,这里的“紫髯”常用来形容仙风道骨之人,显示出对这位友人的崇敬。而“待得梅花细萼红”,则是表达诗人希望在梅花盛开的时候见到这位朋友,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这里也许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记取上元灯火夜"这一句,则让人联想到了一种美好的回忆,“上元”指的是农历十五日,也就是元宵节,人们会在这个时候放灯庆祝。而“道人犹在水晶宫”,则是在描绘一个清净脱俗的场景,"道人"通常是对道士的尊称,而“水晶宫”则是一个超凡脱俗之地的象征,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精神寄托和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富阳道中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侧。

徘徊俯丹楹,到影见攲仄。

不识陶靖节,定非风尘格。

遥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

予生忽世事,不以形为役。

顾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适。

形式: 古风

赠青潍将谢承制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

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

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

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

长垂玉箸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

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一)

楚乡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已斗妍。

淮上雁行皆北向,可无消息到侬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