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夜坐》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静坐的情景,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跏趺聊独坐”,以“跏趺”这一佛教坐姿,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静坐的姿态,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聊”字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感。接下来,“高枕忆王孙”一句,诗人以“王孙”借指远方的朋友或故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雨滴阶前树,鸡鸣塞外村”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雨声与鸡鸣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真空怜我独,妙用向谁论”则是诗人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在“真空”(佛教术语,指空无所有)的背景下,诗人感到自己的孤独,而“妙用”则可能是指佛法的奥妙与智慧,但在这寂静的夜晚,这些深邃的思想似乎无人能理解,无人能分享。
最后,“四大都零落,还余一息存”一句,以“四大”(地、水、火、风,佛教中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的衰败象征生命的终结,而“一息存”则表明诗人虽已临近生命尽头,但仍有意识存在,对世界保持着最后一丝感知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自然景象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孤独、回忆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