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鹿泉贾参政二首(其一)

夺得公来镇古洪,武昌棠荫蔼春融。

生民立命学有用,活佛救人天大功。

上帝遣符徵范镇,斯民失怙哭温公。

山横抱犊人何在,草木悲号一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夺得政权来治理古洪,武昌的棠树下春意融融。
百姓生活依靠学习有用的知识,活佛救人的功德无比崇高。
上帝派遣使者征召范镇,人民失去依靠哭泣怀念温公。
山势横阻,何处是抱犊过河的人,一夜风吹草木皆悲鸣。

注释

夺得:取得。
公来:政权。
镇:治理。
古洪:古代地区名。
武昌:地名。
棠荫:棠树下的阴凉。
蔼春融:春意盎然。
生民:百姓。
立命:生活依托。
有用:有价值的知识。
活佛:佛教中的高僧。
天大功:极大的功德。
上帝:宗教中的最高神。
遣符:派遣使者。
徵范镇:征召范镇的人物。
斯民:这些人民。
失怙:失去依靠。
温公:指温姓的官员。
山横:山势险峻。
抱犊:抱着小牛过河。
人何在:人在哪里。
草木悲号:草木因风而摇摆,似在哀鸣。
一夜风:一夜疾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鹿泉贾参政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地方官吏德政和救灾济民功绩的诗篇。

首句“夺得公来镇古洪”,通过“夺得”表达了对官员能有效治理、平息洪水之患的肯定。"武昌棠荫蔼春融"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棠荫"指的是树木繁茂,而“蔼”字形容春天气候温和,万物复苏。

接下来的两句,“生民立命学有用,活佛救人天大功”,则进一步赞扬官员不仅治理有方,更能拯救生命如同佛祖般具有伟大的功德。

"上帝遣符徵范镇,斯民失怙哭温公"表达了民众对官员的依赖和崇敬之情。"上帝遣符"暗示着天意所授,而“斯民失怙”则透露了一种民众在灾难中无依无靠的情形,反衬出官员如温公般的人物形象。

最后两句,“山横抱犊人何在,草木悲号一夜风”,通过对比山川之间缺乏人的踪迹与凄厉的夜风,表达了诗人对于灾后荒凉景象的感慨和内心的忧虑。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既展示了作者对官员德政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自然灾害所带来损失的哀伤之情,是一篇融合了景物描写与人文关怀的古典诗作。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挽黄松涧

少陵元是谁家数,衣钵当初自审言。

松涧于何寻的派,涪翁之后又仍孙。

几篇忧国诗奚寄,一念爱君天所根。

不比骚人弄光景,读君遗稿死犹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挽善庆堂黎朝奉

闻孙姓字魁天下,知是堂中积善深。

天岂有私惟福善,公于责报本无心。

方来诸少庭森玉,管取明科榜又金。

他日貂蝉食家庙,一门青紫列如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挽遂初陈尚书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

丈夫那肯死牖下,馀子从教活草间。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濛濛山外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挽溪园周知郡(其一)

英英玉立已班行,地位如何不庙堂。

久合飞腾上华要,祇缘抱负太刚方。

阶庭竞秀誇诸少,衣钵先传属长郎。

最是一家古三代,棣华今尚有馀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