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这首《临江仙》是北宋诗人刘过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这两句画出了一个安静美好的春日景象,花香四溢,但亭中的宁静却也让人感到有些许孤寂,反衬出诗人的心境。
"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这两句中,"谁将心绪管青春"表达了对年轻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留恋。而"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则通过细腻描写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快和忧虑。
"近水远山都积恨, 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 这几句将景物与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无论是近水还是远山,都积累着诗人无法排遣的怨恨和留恋。而"何曾一日不思君"则直接道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思念。
最后两句 "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信鸽传递情感,却又感到书信难以承载自己的复杂情绪,于是只能将泪水浸湿衣衫,以此来寄托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榴花香逐湿风飞。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秋光预若借些儿。
剩催金粟闹,素魄好扬辉。
长短驿亭南北路,蒙茸醉拥驼裘。
雪天行计欠人留。严风催酒醒,微雨替梅愁。
自作小词呵冻写,冷金淡衬银钩。
此情知得几时休。寒云迷洛浦,残梦绕秦楼。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
画楼风月想重临。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
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苔墙藓井夜沈沈。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红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
高标终是绝尘氛。两箱留烛影,一水试云痕。
饮罢清风生两腋,馀香齿颊犹存。
离情凄咽更休论。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