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聊向空山避世喧"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逃离,寻求一片宁静之地。"数椽茅屋锁苔钱"则是对隐居生活环境的描写,其中"数椽茅屋"说明居所简陋,而"锁苔钱"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与人生的融合。
诗人对于俗世的客人持有警惕之心,"怕逢俗客慵开户"显示了一种不愿意与外界交往的心态。而"欣慕前贤愿执鞭"则表明诗人对古代隐逸者的仰慕,以及希望像他们那样自由自在。
接下来的"已见二毛真老矣,幸存三径盍终焉"更深化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二毛"和"三径"都是形容时间久远和生活平淡的词汇,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长寿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细思万计惟閒好,敢为浮名误百年"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细思万计"意味着深思熟虑,而"惟閒好"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敢为浮名误百年"则是一种警世之言,表明诗人对于追求虚名所可能带来的长远后果持有批判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