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曹文晦的《和刘伯温感怀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一位将领在长期的战争中坚守阵地,却最终功败垂成的悲壮情景。首句“旧时左辖下三台,坚壁相持久不开”点明了战场的地点与时间,暗示了这位将领曾在此地坚守,对抗敌人。接着,“但欲黄金留翠袖,岂知白骨长苍苔”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将领对胜利的渴望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巨大反差,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无情的感慨。
“两年征伐多荼毒,一旦功名付草莱”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以及功名最终化为乌有的悲剧结局。最后,“大谬最怜分阃帅,受降未了敌还来”两句,表达了对将领命运的同情与无奈,以及对战争无常、胜负难料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战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