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题(其一)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

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

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 厌倦与逃离,以及对自然山林生活的向往。"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两句直接了当地表达了这种情感转换,既有对尘世喧嚣的排斥,也有对大自然安宁的追求。

"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则透露出诗人年轻时曾有过追求高洁生活的理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间的种种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显示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选择。"虎溪"在这里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所在,"龙尾"则是指那些名利场合的竞逐。诗人选择了安然卧于山林之中,不再参与世俗的纷争。

最后两句"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世界能够保持清净,不愿意再听到那些对个人品德和名声进行是非议论的声音。这里所谓的"啾啾毁誉声"正是世间喧嚣中最令人厌倦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林与朝市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清净、远离世俗纷争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深深赞美。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重题(其二)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题(其三)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重题(其四)

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

岂止形骸同土木,兼将寿夭任乾坤。

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荣何足论。

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

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曲尘。

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

舞筵须拣腰轻女,仙棹难胜骨重人。

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