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其六)

登云步岭涉烟程,好景随心次第生。

圣者已符祥瑞事,地灵全副祷祈情。

洞深重叠拖云湿,滩浅潺湲漱水清。

愿满事圆归去路,便风相送片帆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踏上云端山路,穿越烟雾行程,美景随着心情一一呈现。
圣贤之人已应验吉祥之事,地方灵秀,满载祈祷之情。
洞穴深远重叠,云雾湿润,溪滩浅处流水清澈。
愿愿得偿,事事圆满,归途之路有顺风相伴,轻舟扬帆前行。

注释

登云步岭:攀登云雾缭绕的山岭。
涉烟程:穿过弥漫的烟雾路程。
圣者:指具有神圣或智慧的人。
祥瑞事:吉祥如意的事情。
洞深:深邃的洞穴。
拖云湿:云雾缭绕,湿润阴凉。
漱水清:溪水清澈,如同漱口。
愿满事圆:愿望得以满足,事情圆满。
便风:顺风。
片帆轻:轻盈的船帆在风中飘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画卷,诗人以饱满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世界的宁静。开篇“登云步岭涉烟程”,即刻带领读者进入了一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中,诗人似乎能够轻松地穿梭于云端之上,脚踏坚实的岩岭,一路行走在缥缈的烟雾中。"好景随心次第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每一个美好的景致都与其心境相呼应,不断涌现。

接着“圣者已符祥瑞事,地灵全副祷祈情”,表达了对自然神灵的崇敬和祈求之意。诗人信仰着高远的精神寄托,这种精神力量如同祥瑞之物,充满了整个世界,而大地的精灵也似乎在倾听着人类的祈愿。

“洞深重叠拖云湿,滩浅潺湲漱水清”一句,更是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谷间溪流的迷人景象。"洞"暗示了深邃幽闭,而"重叠"则形容了层层叠加的云雾与山峦,"拖云湿"表现了水汽氤氲的气氛;相对地,“滩浅潺湲漱水清”则描绘了溪流在浅滩处潺潺作响,水质清澈见底。

末尾“愿满事圆归去路,便风相送片帆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圆满的祝愿,并且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地归去。在这过程中,甚至有着和煦的春风作为伴侣,让行者心旷神怡,宛如轻舟在水面上悠然前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崇高,以及对于精神寄托和祈愿实现的深切期望。

收录诗词(95)

释延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磻溪怀古

良哉吕尚父,深隐始归周。

钓石千年在,春风一水流。

松根盘藓石,花影卧沙鸥。

谁更怀韬术,追思古渡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凉雨一章

习习凉风,泠泠浮飙。君子乐胥,于其宾僚。

有女斯夭,式歌且谣。

欲言终宥,惟以招邀,于胥乐兮。

形式: 四言诗

菊荣一篇五章

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

恺悌君子,佩服攸宜。王国是维,大君是毗。

贻尔子孙,百禄萃之。采采者菊,于邑之城。

旧根新茎,布叶垂英。彼美淑人,应家之祯。

有弦既鸣,我政则平。宜尔栋崇,必复其庆。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阴槐翳柳,迩楹近宇。

彼劳者子,喧卑是处。慨其莫知,蕴结谁语。

企彼高人,色斯遐举。采采者菊,于宾之馆。

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是焉披玩。

良辰旨酒,宴饮无算。怆其仳别,终然永叹。

岁方晏矣,霜露残促。谁其荣斯,有英者菊。

岂微春华,懿此贞色。人之侮我,混于薪棘。

诗人有言,好是正直。

形式: 四言诗

晚眺

倚杖残秋里,吟中四顾频。

西风天际雁,落日渡头人。

草色衰平野,山阴敛暮尘。

却寻苔径去,明月照村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