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溪怀古

良哉吕尚父,深隐始归周。

钓石千年在,春风一水流。

松根盘藓石,花影卧沙鸥。

谁更怀韬术,追思古渡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多么美好的吕尚父亲,深深隐藏后才回归周朝。
垂钓的石头千年依旧,只有春风在水面流淌。
松树根部布满青苔和石头,花影倒映在沙滩上的鸥鸟间。
又有谁能怀揣深藏不露的智谋,追忆起那古老的渡口。

注释

吕尚父:指姜子牙,又称吕尚,是周朝的重要谋士。
深隐:深深隐藏,形容吕尚的韬晦之计。
归周:回归周朝,指吕尚辅佐周文王建立周朝。
钓石:垂钓的石头,可能象征吕尚的隐居生活。
春风:春天的风,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象。
一水:一条流水,形象地描述了环境的动态美。
松根盘藓石:松树根部长满了青苔和石头,象征坚韧与岁月的痕迹。
花影卧沙鸥:花影倒映在沙鸥身上,描绘出和谐的自然画面。
韬术:深藏不露的智谋或策略。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可能暗示历史的沉淀和怀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良哉吕尚父,深隐始归周"表明诗人对古时隐者的尊崇,以及对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吕尚父,即西汉时期的道家人物吕不韦,他以隐逸著称。

接着两句"钓石千年在,春风一水流"写出了时间和永恒的对比。钓石可能是隐者钓鱼的工具,其千年不变似乎象征着时间的静止,而春风和流水则代表了自然界中不断变化的生命力。这两者的并存构成了诗中的哲理:在不变中寻找永恒,在流动中体味静谧。

"松根盘藓石,花影卧沙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松根与石的盘结,花影与沙鸥(一种鸟)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形态的细致观察以及内心的喜悦。

最后两句"谁更怀韬术,追思古渡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智者和隐者的怀念之情。韬术可能指的是他们独特的生存智慧,而古渡头则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这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是文化记忆的传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隐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智慧的尊重。

收录诗词(27)

孟宾于(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称《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鳖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

  • 字:国仪
  • 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
  • 籍贯:连州(今属广东)

相关古诗词

凉雨一章

习习凉风,泠泠浮飙。君子乐胥,于其宾僚。

有女斯夭,式歌且谣。

欲言终宥,惟以招邀,于胥乐兮。

形式: 四言诗

菊荣一篇五章

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

恺悌君子,佩服攸宜。王国是维,大君是毗。

贻尔子孙,百禄萃之。采采者菊,于邑之城。

旧根新茎,布叶垂英。彼美淑人,应家之祯。

有弦既鸣,我政则平。宜尔栋崇,必复其庆。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阴槐翳柳,迩楹近宇。

彼劳者子,喧卑是处。慨其莫知,蕴结谁语。

企彼高人,色斯遐举。采采者菊,于宾之馆。

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是焉披玩。

良辰旨酒,宴饮无算。怆其仳别,终然永叹。

岁方晏矣,霜露残促。谁其荣斯,有英者菊。

岂微春华,懿此贞色。人之侮我,混于薪棘。

诗人有言,好是正直。

形式: 四言诗

晚眺

倚杖残秋里,吟中四顾频。

西风天际雁,落日渡头人。

草色衰平野,山阴敛暮尘。

却寻苔径去,明月照村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耒阳杜工部祠堂

南游何感思,更甚叶缤纷。

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文。

青山当日见,白酒至今闻。

惟有为诗者,经过时吊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