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来四明见心禅师以诗见招既至山中使人应接不暇见心相与数日抵掌谈笑情好益洽故再倡秋风之句为他日双峰佳话云

相过有约待秋风,今到招提八月中。

已遂登临陪杖锡,不烦来往寄诗筒。

双峰对立开金粟,两涧交流贯玉虹。

政好云泉共清赏,江头归棹又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月鲁不花的《余来四明见心禅师以诗见招既至山中使人应接不暇见心相与数日抵掌谈笑情好益洽故再倡秋风之句为他日双峰佳话云》,描绘了诗人与禅师在四明山中相遇,共同度过数日欢聚时光的情景。

首句“相过有约待秋风”,预示着诗人与禅师之间早有约定,期待在秋风送爽之时相聚。次句“今到招提八月中”,点明了时间地点,即在八月间到达了禅师所在的寺庙(招提)。接着,“已遂登临陪杖锡”描述了诗人实现了登山的计划,并与禅师一同行走,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不烦来往寄诗筒”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师邀请的感激之情,无需频繁往来,通过诗歌就能传达心意。

接下来的“双峰对立开金粟,两涧交流贯玉虹”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双峰如同金粟般闪耀,两涧水如玉虹般流淌,展现了四明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象征着诗人与禅师之间心灵的契合与交流。

“政好云泉共清赏,江头归棹又匆匆”则表达了诗人与禅师共赏云泉美景的愉悦心情,但时光飞逝,归程已在眼前,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和不舍。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与禅师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收录诗词(11)

月鲁不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谥忠肃

  • 字:彦明
  • 生卒年:1308—1366

相关古诗词

泛鸣鹤湖次见心上人韵

杜若湖中试綵舟,波光千顷镜奁浮。

芙蓉露冷沧洲上,杨柳风清古渡头。

鸣鹤数声秋澹澹,閒沤几点思悠悠。

相过未尽登临兴,更把琴书且暂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天重山

山盘九陇翠岧峣,太白星高手可招。

路入松关云气合,天连宝阁雨花飘。

承恩赐额开名刹,奉敕文碑荷圣朝。

晨鼓暮钟思补报,行看四海甲兵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夜宿大慈山次金左丞韵

大慈名胜旧曾游,路转平湖景最幽。

岩下珠璎时散彩,林间石马尚鸣秋。

昔扶红日勋劳远,今见青山草木稠。

把酒不须评往事,海风吹月上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育王山

育王名刹古流传,灯火于今几百年。

舍利有光垂半榻,雨花无数散诸天。

铁轮高揭晴轩外,玉几端临宝阁前。

最忆能吟澹游叟,东湖先渡月波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