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题李伯瞻一香图次韵

清风林下寺,爱三友联翩,世无能四。

凌波仙子香魂散,此地是谁招此。

万红千紫,惟矾弟梅兄二子。

堪共领岁晚高寒,来成花部新史。

佳人玉洁冰清,纵仿佛肌肤,异香难似。醉吟无次。

花应笑,彼此消融渣滓。春空雁字。

不带到、江南情思。还自笑,今日相看,袁家有姊。

形式: 词牌: 玉烛新

翻译

清风轻拂林下的寺庙,我喜爱那三位好友接连不断,世间再无人能与他们比肩。
凌波仙子的香气已消散,是谁在此地招引了她。
万紫千红中,只有矾弟和梅兄两位君子最为出众。
他们足以引领寒冬岁末的高雅之风,成为新的花部历史。
美人如玉,冰清玉洁,即使相似的肌肤,也无法比拟她的异香。醉酒吟诗,无法按常规次序。
花朵似乎也在笑,因为我们都洗净了尘埃。春天的天空,大雁排列成字。
这芬芳不会带到江南的情思之中。我独自微笑,今日相见,想起袁家有个姐姐。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轻盈如水波。
仙子:神话中的仙女。
招:吸引。
万红千紫:形容花色繁多。
矾弟梅兄:比喻品行高洁的友人。
岁晚:冬季。
花部:古代戏曲的一种。
玉洁冰清:形容人的品德纯洁。
仿佛:相似。
雁字:大雁排列成的字形。

鉴赏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玉烛新·题李伯瞻一香图次韵》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场景,以清风拂过林下的寺庙为背景,诗人对“三友”——松、竹、梅的赞美尤为突出,暗示了高洁的品格。"凌波仙子香魂散"可能指的是梅花的香气,诗人感叹无人能及这四位君子的风采。接着,诗人将梅花与“矾弟梅兄”并列,赞美它们在寒冬中傲然绽放,成为花部新史的一部分。

诗中提到的“佳人玉洁冰清”,可能是借喻梅花的纯洁,即使与世俗的繁花相比,其香气也难以比拟。诗人醉酒吟诗,感叹花香消融了心中的杂质,而大雁南飞,却未能传递他对于江南的深深思念。最后,诗人自我解嘲,笑说自己今日所见,如同袁家之姐般清新脱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品性的追求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41)

许有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字:可用
  •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1286~1364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同前次张梦臣韵

雪晴天似水。风清月白,萧然三子。

天巧难名,镂玉锼冰无此。

却是同心异种,解敛聚、山林高致。谁不喜。

花中隐德,人间真味。

邂逅粲者相逢,似琼佩霓旌,九霄飞坠。

移入铜瓶,付与野人凭几。

满意挼香嚼蕊,有浊酒、微吟相继。休唤起。

明日此觥重洗。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石州慢.次张凝道韵

足趼尘嚣,目厌纷华,扰扰蜂蝶。

击壶未了长歌,又听阳关三叠。

平生湖海,可怜牢落新丰,蓬山回首烟霞隔。

鹏鴳不同天,任焦明蚊睫。愁绝。

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

俯仰金台,陈迹千年谁接。

天空秋老,倚阑南北悠悠,暮云汀树人长别。

想见苦吟诗,满吴江枫叶。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石州慢.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

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

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

官冷坐无毡,任齑盐朝暮。今古。

男儿万里封侯,休叹云萍羁旅。

我亦苍黄,明日携书北去。

居庸关下,萧萧风振驼铃,酒醒梦觉君何处。

画出断肠时,满斜阳烟树。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如梦令

谁把清风领受。寻得岁寒心友。

霜月玉亭亭,恰似老夫诗瘦。诗瘦。诗瘦。

无柰碧云怀旧。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