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白发

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

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

筋力从凋朽,肝心罢激昂。

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枯木自少时就没有多少叶子,更难以承受早晨的严霜。
疾病使我的头发更加稀疏,如同脱落的细丝,显得格外漫长。
体力和精神都已衰退,不再有往日的活力和激情。
就像秋天的雨,一次又一次地带来深深的凄凉。

注释

枯木:形容树木干枯无生机。
少叶:叶子稀少。
晓霜:早晨的霜冻。
病:疾病。
衰发:稀疏的白发。
细丝长:形容头发稀疏且长。
筋力:体力。
凋朽:衰弱、凋零。
肝心:比喻情绪或精神。
罢激昂:失去激情。
势:比喻情况或状态。
秋后雨:秋季的冷雨。
一度一凄凉:每一次都带来凄凉的感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病后白发》,通过对枯木和自身病后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枯木自少叶”寓言了诗人身体的衰老,"不堪经晓霜"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的"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直接描述了病后的白发增多,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生命的脆弱。"筋力从凋朽,肝心罢激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精力衰退,情绪低落的状态。最后两句"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以秋天的冷雨比喻病后的凄凉心境,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深深的孤独与哀愁。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苏辙在病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病退

冷枕单衣小竹床,卧闻秋雨滴心凉。

此间本净何须洗,是病皆空岂有方。

示疾维摩元自在,放身南岳离思量。

病根欲去真元在,中夜梦游何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愈二首(其二)

病退日身轻,身轻心转清。

山空流水上,海静寸灯明。

朝市谁留住,林泉自不行。

筠溪惭丐士,流荡过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病愈二首(其一)

学道虽云久,沉疴竟未除。

炎烝度三伏,晻暧觉中虚。

嘉谷不自长,荒榛终费锄。

何辞用兰石,梨枣得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除夕感怀

永漏侵春已数筹,地炉犹拥木绵裘。

无心岂畏三尸诉,爱日还惊一岁休。

故国二千空醉眼,新年三十恰平头。

光阴未用相敦迫,领取衰翁两鬓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