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人贪积财,受尽种种苦。
求时多辛勤,守时足忧怖。
散时哭不休,死时恋不去。
轮回六趣中,只因为物误。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描绘,揭示了人类对于物质财富的贪婪追求所带来的无尽痛苦与轮回。诗人通过“世人贪积财”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接下来,“受尽种种苦”,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追求过程中的艰辛与苦难。
“求时多辛勤”,描述了人们在追求财富时所付出的辛劳与努力;“守时足忧怖”,则反映了拥有财富后,人们面临的忧虑与恐惧,担心失去或被夺走。这种内心的不安与外在的风险并存,构成了对财富持有者的双重压力。
“散时哭不休”,描绘了财富散失时人们的悲痛与不舍,强调了物质的易逝性与不可靠性。最后,“死时恋不去”,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表达了人对于物质的依恋,即使在生命终结之际,仍难以割舍。
整首诗以“轮回六趣中,只因为物误”收尾,深刻地揭示了物质追求与人生痛苦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出人们之所以陷入无尽的轮回与苦难,皆因对物质的过分迷恋与执着。这不仅是一次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也是一次对生命真谛的探寻与启示。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有恩念念报,报则合天道。
有冤念念解,解则无烦恼。
一身类浮云,百年同过鸟。
若以冤报冤,万劫无由了。
名汤并利火,古今烧杀人。
只贪炙手热,应笑甑生尘。
虎口都忘险,龙鳞不怕嗔。
利名心未足,衰老已及身。
可怜一等人,不善又不恶。
一边说参禅,一边取娱乐。
贵得生死间,都不受寂寞。
此云痴种子,要觅扬州鹤。
人如食檗虫,通身总是苦。
吃苦尚不休,抵死钻头做。
古人知此味,念念求退步。
乐道山林间,荣枯谁管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