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潭倅张朝请行县言怀

夹道旌麾动,阴霾万里开。

霜迎威令肃,春逐马蹄来。

幽壑光初满,寒荄暖自回。

仰窥嵩华质,曾未施纤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沿途旗帜飘扬,万里乌云散去。
严霜因威严而肃穆,春天随着马蹄声到来。
深谷中光芒初现,寒冷的草根也感受到暖意。
仰望嵩山华山的雄姿,它们从未沾染过丝毫尘埃。

注释

夹道:道路两旁。
旌麾:旗帜。
阴霾:乌云。
万里:广阔的天空。
霜:严霜。
威令:威严的命令。
肃:严肃。
春逐马蹄来:春天随着马蹄声接近。
幽壑:深谷。
光初满:光芒开始充满。
寒荄:寒冷的草根。
暖自回:感受到温暖。
嵩华质:嵩山、华山的山体。
曾未:从未。
施纤埃:沾染丝毫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的景象,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夹道旌麾动,阴霾万里开。" 这两句以宏伟的气势写出了天气的转变,从阴霾到晴朗,展示了自然界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

接下来的"霜迎威令肃,春逐马蹄来。" 表现了季节交替的情景,霜雪在严峻的命令下消融,而春天则随着行人马蹄的移动而到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更蕴含了时间流转和生命更新的哲理。

"幽壑光初满,寒荄暖自回。" 这两句写的是山谷中春意盎然的情景,阳光照耀下,原本寒冷的地方变得温暖起来,生机勃发。

最后,“仰窥嵩华质,曾未施纤埃。” 这两句则是诗人仰望高远的山峦,赞美其纯洁无暇,没有一丝尘埃。这里不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观,更在表达诗人对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行旅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深沉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澈与纯净。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岩松

婆娑千尺倚岩巅,隐隐虬姿拂远烟。

尤喜地灵泉脉润,独愁天阔昼阴偏。

孤根碍石盘弥固,直干凌霜老益坚。

臃肿不须逢匠伯,散材终得尽天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泗上(其三)

闻道河流闭,逢人每问津。

天高云羃羃,风细水鳞鳞。

未种江陵橘,空思千里莼。

且邀明月伴,相对解纶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泗上(其一)

淮口平沙涨,樯乌向日斜。

微云变苍狗,轻浪蹙浮花。

风劲回飞雁,林喧集暝鸦。

河流应未闭,迟我到京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泗上(其二)

鬓蓬凋欲尽,岸帻任敧斜。

病觉寒裘重,慵嫌细字花。

冻云穿晓日,晴树绕飞鸦。

老大惊迟暮,飘零惜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