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四)

平生抱狷介,深愧唾面娄。

蒿莱常闭门,与世疏应酬。

奈何世患稔,鲠鲠如马周。

颠顿亦良苦,饥羸非所忧。

皇路益以榛,忍作寒蝉俦。

口祸渺无际,困辱祗自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北宋诗人刘黻的《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四)》。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内心苦闷和对世俗疾病的无奈。在这里,"平生抱狷介"指的是一贯持守自己的高洁操守,而"深愧唾面娄"则是说自己虽然有这样的理想,却又感到深深的自责,因为无法如愿以偿。"蒿莱常闭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与世疏应酬"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疏远。

接下来的"奈何世患稔"表达了对世间疾病频发的无力感,而"鲠鲠如马周"则形容这些困扰像马蹄那样不断地侵袭。诗人通过"颠顿亦良苦"一句,展示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不易被人理解的孤独。尽管如此,他仍旧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为世俗之忧所困扰,这从"饥羸非所忧"中可以感受得到。

最后两句"皇路益以榛,忍作寒蝉俦"则是说,即便是在权贵的道路上,也只好用荆棘作为行走的障碍,同时也只能像寒蝉那样发出微弱的声音。诗末的"口祸渺无际,困辱祗自求"表达了对那些口舌是非和无尽的困扰自我寻求解脱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刻的内省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操守、精神独立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三)

高山与流水,妙趣归之琴。

吾愧学未成,匪叹无知音。

但向胸中会,毋劳指下寻。

种菊或可茹,得酒聊复斟。

穷达非所期,动静一以钦。

发为琴之声,邈矣天地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二)

把书不释手,非志冕与轩。

昔有董仲舒,三载不窥园。

道味归肝脾,遑恤厨无烟。

家贫未为贫,有书足可研。

寤寐千载心,俗子难与言。

勿叹师友寂,日日亲圣贤。

形式: 古风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一)

贫士何所营,但知贫可依。

日月照不尽,朝暮常分晖。

水瘦鱼自跃,林寒鸟亦飞。

纷纷苦多求,此境谁同归。

石田久不种,难免良夜饥。

饥本士之常,独抱嫠妇悲。

形式: 古风

送茶

我得新焙珍如金,持以饷君将我心。

纵无龙文与棋局,白云一碗搜书林。

玉川不作陆羽沈,茫茫世上谁知音。

昙济道人亦复往,八公山顶留荒岑。

我生与渠似有分,一日不见几成瘖。

槟榔是弟橄榄兄,大抵苦涩味乃深。

车声出鼎策奇隽,书窗静坐闻山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