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八衢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

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

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

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

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丹地的月亮特别追逐我,清澈的江水似乎有约定。
腰间挂着黄金的年轻人尊贵,年迈的官员出任地方官职务却来得晚。
桂花舟悠闲地迎接客人,品茗对坐吟诗。
洲渚上的田地划分了城乡,山间的桂树林围绕着篱笆。
心境宁静没有白发,人与人和谐相处仿佛回到了古代。
告别你远去山中,孤独一人想必更加悲伤。

注释

丹地:指月光照射下的地面。
偏相逐:特别追逐。
清江:清澈的江水。
若有期:似乎有约定。
腰金:形容腰佩金银装饰,象征地位尊贵。
才子:有才华的年轻人。
剖竹:古代授予官职,比喻官员就任。
老人迟:年长者出任较晚。
桂楫:桂花装饰的船。
闲迎客:悠闲地迎接客人。
茶瓯:茶碗。
说诗:谈论诗歌。
渚田:洲渚上的农田。
分邑里:划分城乡区域。
山桂:山中的桂树。
罘罳:古代的一种篱笆或围栏。
心静:心境平静。
华发:白发。
人和:人与人和睦。
古时:古代。
别君:告别你。
远山去:远赴山中。
幽独:孤独。
更应悲:应该更加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淡自若的田园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等待的情绪,"丹地"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清江"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所在。这两处的"相逐"和"若有期"都透露出一种期待,仿佛诗人正等待着什么。

"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这里写到的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腰金才子)与沉稳老练的长者(剖竹老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时光中显现出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 描述了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其中充满了文学与哲学的气息。"桂楫闲迎客"表明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地方等待着朋友的到来,而"茶瓯对说诗"则显示出一种文艺交流的和谐氛围。"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分布有序、自然与人造共存的空间。"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则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以及对远古时代那种纯朴和谐社会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表示了与朋友告别之后,诗人的孤独感会更加浓重,这里的"应悲"可能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与亲朋好友的离别让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26)

李嘉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 字:从一
  •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 生卒年:748

相关古诗词

七言谒涪城县南香积寺老师一首

竹林青青山寺幽,老僧禅坐对江流。

长尘廉襜寂不语,能令过客小低头。

黄昏钟竟香烟起,行舟去去心何已。

回看石壁莲花宫,纱灯一点蒙笼里。

形式: 古风

古兴

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

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

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

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形式: 古风

伤吴中

馆娃宫中春已归,阖闾城头莺已飞。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

忆昔吴王在宫阙,馆娃满眼看花发。

舞袖朝欺陌上春,歌声夜怨江边月。

古来人事亦犹今,莫厌清觞与绿琴。

独向西山聊一笑,白云芳草自知心。

形式: 古风

杂兴

花间昔日黄鹂啭,妾向青楼已生怨。

花落黄鹂不复来,妾老君心亦应变。

君心比妾心,妾意旧来深。

一别十年无尺素,归时莫赠路傍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