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谒涪城县南香积寺老师一首

竹林青青山寺幽,老僧禅坐对江流。

长尘廉襜寂不语,能令过客小低头。

黄昏钟竟香烟起,行舟去去心何已。

回看石壁莲花宫,纱灯一点蒙笼里。

形式: 古风

翻译

翠竹环绕的山寺深幽静谧,老僧静静打坐面对江水潺潺。
尘埃落定,僧袍寂寞无声,连过客也为之低眉敛容。
黄昏时刻,钟声悠扬,香烟袅袅升起,行船渐行渐远,心中思绪难平。
回首望去,石壁上的莲花宫隐于朦胧纱灯之中。

注释

竹林:翠绿的竹林。
青青:翠绿。
山寺:山上的寺庙。
幽:幽深。
老僧:年老的僧人。
禅坐:静坐冥想。
江流:江水流动。
长尘:满地尘埃。
廉襜:僧人的窄袖袍。
寂不语:寂静无声。
过客:过往行人。
小低头:微微低下头。
黄昏:傍晚时分。
钟竟:钟声悠然响起。
香烟:焚烧香料产生的烟雾。
去去:渐渐离去。
心何已:心中思绪难以平息。
石壁:峭壁。
莲花宫:以莲花为主题的宫殿。
纱灯:薄纱笼罩的灯笼。
蒙笼:模糊不清,朦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景象,通过老僧的禅坐和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心灵得到净化的境界。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竹林青青”与“石壁莲花宫”,以及“长尘廉襜寂不语”与“黄昏钟竟香烟起”,勾勒出一个既有静谧之美,又不乏生机的意境。诗中还透露出对过客停留观望的期待,以及对行舟离去时心境变化的感慨。

整体而言,诗人通过这种宁静与动态相结合的手法,传达了对佛教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尘嚣与精神净化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26)

李嘉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 字:从一
  •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 生卒年:748

相关古诗词

古兴

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

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

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

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形式: 古风

伤吴中

馆娃宫中春已归,阖闾城头莺已飞。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

忆昔吴王在宫阙,馆娃满眼看花发。

舞袖朝欺陌上春,歌声夜怨江边月。

古来人事亦犹今,莫厌清觞与绿琴。

独向西山聊一笑,白云芳草自知心。

形式: 古风

杂兴

花间昔日黄鹂啭,妾向青楼已生怨。

花落黄鹂不复来,妾老君心亦应变。

君心比妾心,妾意旧来深。

一别十年无尺素,归时莫赠路傍金。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江上曲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

可怜应是阳台女,对坐鹭鸶娇不语。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空山语。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

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