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十三)

峨峨太华山,上有四毛女。

苟非逃学仙,从死成黄土。

光光人鱼膏,泉下照歌舞。

泪作水银海,肠为黄金缕。

秦时女高士,丽英与为伍。

翩翩金精峰,相逐有毛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咏古(其十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构思,描绘了一幅关于古代传说中太华山上四毛女的奇幻景象。

诗中首先描绘了巍峨的太华山,山上居住着四位拥有四根毛发的神秘女子。这四位女子并非普通凡人,而是追求学仙之道,若非如此,她们的命运或许会如同黄土一般平凡。接着,诗人以“光光人鱼膏,泉下照歌舞”这一句,巧妙地将人鱼的油脂与泉水联系起来,暗示这些女子在泉底的歌舞活动,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照亮,充满了奇幻色彩。

“泪作水银海,肠为黄金缕”这两句更是充满了诗意的夸张与象征,将女子的眼泪比喻为水银海,肠子则化为了黄金线,形象地表达了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命运的悲凉与不凡。

最后,“秦时女高士,丽英与为伍。翩翩金精峰,相逐有毛羽”几句,将故事的时间背景拉回至秦朝,点明了这些女子是当时的高士,与美丽的英灵相伴,她们在金精峰上轻盈飞翔,拥有着毛羽,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神话色彩,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传说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传说的独特解读和艺术创造,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十四)

陈涉奋布衣,遂成士崩势。

偏袒一大呼,秦已无二世。

匹夫举大名,汤武若符契。

扶苏虽当立,诈称亦非计。

将诛无道秦,师行宜大誓。

成败在上天,西向乘锋锐。

毋示天下私,自王以微细。

为秦多益敌,六国蒙嘉惠。

入关令诸侯,功德可为帝。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咏古(其十五)

鲁儒抱积怨,发愤于陈王。

艰难负礼器,卒与涉俱亡。

匹夫苟建义,瓦合亦非尝。

礼乐所凭依,缙绅为之倡。

涉亦圣人徒,能知孔鲋良。

先置博士官,以甲为纪纲。

用人先诸儒,文学已有光。

惜哉昧行兵,破灭成苍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古(其十六)

仓海君何人,家能畜力士。

金椎误中时,秦王魄已褫。

报雠虽未成,天下兵以起。

功为陈项先,豪俊闻皆喜。

贼在下邳中,无人言孺子。

从容得步游,任侠惊闾里。

老人教强忍,命之下取履。

岂有王者师,而为血气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古(其十七)

不忍杀沛公,使之得天下。

英雄有至情,难忘妾与马。

亡我实繇天,知命乃无假。

慷慨泣数行,实为红颜者。

王霸如浮云,功名羞苟且。

仓皇垓下歌,直可继骚雅。

斯是国殇篇,三军和者寡。

悲风起帐中,杀气横原野。

河汉惨无光,痛饮过三斝。

自刎报父兄,江东泪同洒。

善败能从容,功亦在区夏。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