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陶虎侯二首(其二)

三十闲身百战馀,新诗唯有问樵渔。

赠君此别如何道,饱看名山胜读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送陶虎侯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历经百战、年已三十的英雄人物,他以“闲身”自许,似乎在战争中找到了某种超脱与平静。诗人在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时,选择了与之对话的对象——樵夫和渔人,暗示了英雄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寻求的隐逸与自然的慰藉。

“新诗唯有问樵渔”,这句话巧妙地将诗歌创作与自然界的普通劳动者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内心世界的一种理解:英雄或许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了不同于书本知识的另一种智慧和情感的寄托。这种对话超越了语言的界限,触及了心灵深处的共鸣。

最后两句“赠君此别如何道,饱看名山胜读书”,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深情祝福。他希望这位朋友能够饱览名山大川,体验自然之美,认为这样的经历比单纯读书更有价值。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倡导,即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应忽视与自然的连接,而应追求更加丰富、多元的生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独特视角以及对自然、生活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一)

平生游未到秦川,每送秦人一黯然。

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关路险如天。

河冰坚处行归骑,霜月圆时泊客船。

不必更论南越橐,卷中曾补白华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二)

源溪苓塞近何如,华子高栖善著书。

归奉晨昏千里外,正当天地一阳初。

罗浮大药光生鼎,太华晴峰雪照庐。

自昔五陵游侠窟,送君临发重踟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己巳九日镇海楼作

自我移居到南郭,登高三上三城北。

城隅杰阁五层开,六合分明在胸臆。

二江洋洋趋向东,五岭气与珠厓通。

青天四垂海波立,烟云变幻生长风。

故人相约酬佳节,歌舞冈前高宴列。

东西南北一萍蓬,永啸长吟各雄杰。

仙人亭馆石为台,文窗四启无纤埃。

木棉古树垂百仞,清阴覆地秋声来。

座边埤堄连天起,万垒青青皆秀峙。

龙盘虎踞势未殊,为霸为王皆有以。

昔人歌舞尚留名,今人歌舞不成声。

广武城头发浩叹,千秋阮藉称狂生。

君不见高皇用武平方国,百粤怀柔独文德。

斯楼结构自初年,其废其兴岂人力。

雕甍刻桷此重新,地转天旋多气色。

为君酾酒兴何极,半酣起舞忘头白。

倚天长剑又何人,侧身四望乾坤窄。

形式: 古风

罗浮道中值王础尘生日寄之

别时不谓便逾旬,此日高天见雁群。

黄菊篱边谁对酒,朱明洞口倍怀君。

生多忧患常同遘,齿在桑榆愧未闻。

已定穷通数年计,白头相伴老飞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