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閤皂山(其二)

一派泠泠台下水,半空漠漠岭头云。

祖师成道冲天去,只有无穷受箓人。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閤皂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句“一派泠泠台下水”,以“泠泠”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溪流的清澈与宁静,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幅视觉画面,更让人感受到水的灵动与生命的活力。

次句“半空漠漠岭头云”,则将视线转向天空,通过“漠漠”二字形象地展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感觉。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暗示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后两句“祖师成道冲天去,只有无穷受箓人”,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宗教。这里提到的“祖师”可能指的是佛教或道教的先贤,他们通过修行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最终“冲天而去”。而“受箓人”则是指那些继续在山中修行、寻求精神解脱的人们。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圣贤的敬仰,以及对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越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閤皂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送单应之往閤山(其一)

杖头挑月入烟萝,城郭尘埃柰尔何。

若到名山高著眼,洞天深处异人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送单应之往閤山(其二)

回首名山我旧游,曾将风袂挹浮丘。

如今不及台边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其一)

偶随云去伴云归,笑指清都在翠微。

为我中间留一榻,他年去著薜萝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其二)

玉笥山连都水坑,拂云楼殿对峥嵘。

君归后夜无馀事,卧听寒泉落涧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