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福精舍荅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

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始表仙都集,复言欢乐殊。

人生各有因,契阔不获俱。

一来田野中,日与人事疏。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枉驾怀前诺,引领岂斯须。

无为便高翔,邈矣不可迂。

形式: 古风

翻译

软弱的意志厌倦了世俗的纷扰,怀抱纯真寄情于静谧的书斋。
明亮皎洁敬仰当时的贤才,内心苦闷独自被视为愚蠢。
这位朋友也辞去了官职,不再奔波忙碌。
忽然间借由西飞的禽鸟,赠送我珍贵的琼瑶玉佩。
开始描绘仙界的聚会,又说起欢乐的不同寻常。
人的一生各有各自的命运,聚散离合无法一同经历。
一旦来到田野之中,日渐远离尘世的纷扰。
水木清澈映照着秋日景色,闲适游玩后余留清雅的欣赏。
屈尊来访怀念过去的承诺,期盼团聚一刻怎能片刻等待。
不要急于高飞远扬,遥不可及的地方不应轻易改变。

注释

弱志:软弱的意志。
厌众纷:厌倦世俗的纷扰。
皦皦:明亮皎洁。
时彦:当时的贤才。
闷闷:内心苦闷。
之子:这位朋友。
辞秩:辞去官职。
高踪:高尚的行为。
驰驱:奔波忙碌。
西飞禽:西飞的禽鸟。
琼琚:珍贵的琼瑶玉佩。
仙都集:仙界的聚会。
欢乐殊:欢乐的不同寻常。
各有因:各有各自的命运。
契阔:聚散离合。
田野中:田野之中。
人事疏:远离尘世的纷扰。
水木澄:水木清澈。
逍遥:闲适自在。
枉驾:屈尊来访。
前诺:过去的承诺。
引领:期盼。
岂斯须:怎能片刻等待。
无为:不要。
高翔:高飞远扬。
邈矣:遥不可及。
不可迂:不应轻易改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厌倦世俗纷争、追求高洁脱俗生活的情怀。开篇“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表达了诗人对喧闹世界的不满和向往清净环境的心情。“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则展示了诗人对于时下贤才的仰望以及自己独处时的自谦之意。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中,“之子”可能指代诗人的某种身份或角色,而“辞秩”和“高踪罢驰驱”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放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紧接着,“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可能是借用古代神话中的仙鸟来比喻某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而“琼琚”则象征着美好和纯净。

诗人在“始表仙都集,复言欢乐殊”中提到了对仙都(可能指代道教盛传的神仙居所)的向往,以及对不同于凡尘的欢乐的追求。随后,“人生各有因,契阔不获俱”则是对人生各自有缘和命运无法强求的感慨。

“一来田野中,日与人事疏”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实现。紧接着,“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其中的自得其乐。

结尾“枉驾怀前诺,引领岂斯须”可能是对某种承诺或约定的回忆,而“无为便高翔,邈矣不可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无为、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以及这种境界难以企及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冲突和对高洁生活的渴望,是一篇充满哲思的田园诗。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喜于广陵拜觐家兄奉送发还池州

青青连枝树,苒苒久别离。

客游广陵中,俱到若有期。

俯仰叙存殁,哀肠发酸悲。

收情且为欢,累日不知饥。

夙驾多所迫,复当还归池。

长安三千里,岁晏独何为。

南出登阊门,惊飙左右吹。

所别谅非远,要令心不怡。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喜园中茶生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寒食日寄诸弟

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

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

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寓居永定精舍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

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