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
谁来看山寺,自要埽松门。
是事皆能讳,唯诗未懒言。
传闻好时世,亦欲背啼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生活图景。"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表现了诗人在春日里,在花瓣飘零、溪流潺潺声中,安然自得地居住于山林之中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孤独生活的情趣。
"谁来看山寺,自要埽松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来访者的态度。这里的"谁来看"表明来者稀少,而"自要埽松门"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是事皆能讳,唯诗未懒言",这一句强调了诗歌对于抒发情怀、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作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了他对诗词艺术的情感寄托和信赖。
最后两句"传闻好时世,亦欲背啼猿",则是一种幽默而又带有自嘲意味的话语。这可能是诗人对于外界所谓的"好时世"的一种调侃,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逃避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生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向、超脱的心境,以及他对诗歌艺术深厚的情感。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
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
近说游江寺,将谁话石梯。
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客思寻常动,未如今断魂。
路岐经乱后,风雪少人村。
大泽鸣寒雁,千峰啼昼猿。
争教此时白,不上鬓须根。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
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连夜因风雪,相留在寂寥。
禅心谁指示,诗卷自焚烧。
语默邻寒漏,窗扉向早朝。
天台若长往,还渡海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