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誇新书。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诗人对江夏双井茶和汝阴六一纸的赞赏,并通过诗意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品质物品的珍视以及与友人共享的愿望。

“江夏无双种奇茗”表现了诗人对江夏双井出产的茶叶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其独一无二,品质上乘。紧接着,“汝阴六一誇新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汝阴六一纸的赞美,这种纸张以其优良的质量而著称。

“磨成不敢付僮仆”意味着这茶叶如此珍贵,以至于连仆从都不愿意交给他们处理。接着,“自看雪汤生玑珠”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亲自冲泡这种高级茶叶,感觉就像是从雪水中自然生成的美玉。

“列仙之儒瘠不腴”中的“列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而“儒”则是指文人的气质,这里诗人用列仙来比喻这些高雅的物品,并通过“瘠不腴”表达了它们虽然精致却又不过于华丽,保持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只有病渴同相如”则是说在这群文人的圈子里,只有病中的渴望与古代诗人相如(司空图)相比拟,这里的“病渴”暗指对高雅事物无法自拔的追求之情。

最后,“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旅行计划的设想,以及希望在旅途中拥有一个美丽的住所,不受任何干扰地享受自己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茶和纸张的赞美,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一面。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也体现了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

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

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

人间刀尺不敢裁,丹青付与濠梁崔。

风蒲半折寒雁起,竹间的皪横江梅。

画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无处著。

好卧元龙百尺楼,笑看江水拍天流。

形式: 古风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冯颠久已攲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朔野按行犹爵跃,东台瞑坐觉乌飞。

漫誇年少容吾在,若斗尊前举世稀。

待向嵩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三舍人省上

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

恍如一梦堕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

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

明朝冠盖蔚相望,共扈翠辇朝宣光。

武皇已老白云乡,正与群帝骖龙翔,独留杞梓扶明堂。

形式: 古风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舞凤尚从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知是丹霞烧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