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童璞碧山人梅幅

中宵风雨战突兀,龙螭矫怒驱神雷。

灯光闪睒不成梦,起见破壁悬古梅。

直干落势欲千仞,横枝铁偃难力回。

枯涩所到见至润,阳春吞吐群萼开。

生气绕墨耿不死,胡为入劫遭尘埃。

榛芜满天地,兰茝多?摧。

空山之琴一再鼓,牙旷浩渺增悲哀。

寸心能使万古近,毫翰几遭兵燹灾。

忆昨棹山阴,为访先生宅。

荒篱青枳巢蟪蛩,斜日楼门闭幽魄。

握管不救妻孥饿,老死人间谁怃惜?

夙闻先生工文辞,才如汗血辕下羁。

分其馀萟寄画绘,亦扫繁缛标清奇。

想当下笔飒冰雪,眼空造化神为师。

槎枒在胸以腕赴,古香勃郁非世姿。

流传万本究何益,丹黄不著终违时。

只视此幅半漶灭,覆瓿饱蠹安能知?

重为拂拭写长句,苍茫欲晓鸣天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名为《题童璞碧山人梅幅》。诗中描绘了风雨之夜,灯光下悬挂的一幅古梅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树的形态与生命力,以及它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生机。诗中还融入了对艺术、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艺术作品命运的感慨。

首句“中宵风雨战突兀,龙螭矫怒驱神雷”描绘了夜晚风雨交加的景象,龙螭(传说中的神兽)怒吼着驱赶着神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丽的氛围。接着,“灯光闪睒不成梦,起见破壁悬古梅”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昏暗而神秘的空间,古梅图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仿佛是梦境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详细描述了梅树的形态:“直干落势欲千仞,横枝铁偃难力回。”梅树的主干直立挺拔,仿佛要冲破天际,横枝则如同铁铸一般,难以扭转。这不仅描绘了梅树的自然之美,也象征了坚韧不屈的精神。

“枯涩所到见至润,阳春吞吐群萼开。”尽管梅树表面看似枯涩,但其内在却蕴含着生命的滋润,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梅树也绽放出花朵。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力量。

“生气绕墨耿不死,胡为入劫遭尘埃。”诗人感叹,即使在被遗忘或遭受破坏的环境中,梅树的生命力也不会消逝,只是可能被尘埃掩盖。这不仅是对梅树的赞美,也是对艺术作品命运的感慨。

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艺术与历史的关系,以及艺术作品在时间长河中的命运。“寸心能使万古近,毫翰几遭兵燹灾。”诗人认为,即使在遥远的过去,人们的心灵也能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然而,艺术作品也可能因战争等灾难而遭受破坏。

最后,“只视此幅半漶灭,覆瓿饱蠹安能知?”表达了对一幅受损艺术品的惋惜之情,即使它已经模糊不清,但仍能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古梅图,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历史和人生深刻的思考,以及对艺术作品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日暮登楼大风

夕阴平域畛,禾气浮蓬蓬。

天低交暝色,山影横其中。

谛视复敛晦,咫尺成鸿濛。

南阊开大钥,万马忽驶空。

排噫极四宇,欲泄无旁通。

岁方二阴遁,何来战野龙?

流行任愆戾,主宰权亦穷。

平生积诸愤,至此无寸衷。

万物浩屏息,一体归瞆聋。

形式: 古风

游天童山四章(其一)

扪岭回南阿,清娱足平甸。

桑麻蒸微暄,风翻色时变。

籁寂鸣鸟和,树稀行人见。

移意就嶒崚,拓胸先旷散。

缘径抵松栝,层阴失霄汉。

穷搜辟阴森,蹑迹谢羁绊。

形式: 古风

游天童山四章(其二)

鸟道出穷发,盘梁何岭嵤。

披云骋健步,衣带纷苍青。

湍流抗厓激,山响随啸应。

俗心掉尘鞅,微理悟超乘。

饥鼯瞰丹果,飞狖挂绮藤。

物尚有至见,就僻辞诡争。

形式: 古风

游天童山四章(其三)

天门排咫尺,金碧辉招提。

兰台冠丹巘,菌阁陵翠梯。

层层搆复峻,上欲云汉齐。

象王穷窈窕,华盖璎珞衣。

弹指青莲华,幻作峰峦低。

微生苦尘扰,清净夙所希。

持寂意无滓,妙明相因依。

念此一延伫,心与浮云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