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登楼大风

夕阴平域畛,禾气浮蓬蓬。

天低交暝色,山影横其中。

谛视复敛晦,咫尺成鸿濛。

南阊开大钥,万马忽驶空。

排噫极四宇,欲泄无旁通。

岁方二阴遁,何来战野龙?

流行任愆戾,主宰权亦穷。

平生积诸愤,至此无寸衷。

万物浩屏息,一体归瞆聋。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夕阴平域畛,禾气浮蓬蓬”,以夕阳平铺大地,稻香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天低交暝色,山影横其中”两句,通过天空与山影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静谧与深远。

“谛视复敛晦,咫尺成鸿濛”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细致观察,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思。远处的山峦在夜幕的笼罩下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朦胧的雾气。接下来,“南阊开大钥,万马忽驶空”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仿佛是南门开启,千军万马瞬间消失于无形,象征着力量与秩序的瞬息转换。

“排噫极四宇,欲泄无旁通”则展现了大风的威力,它横扫四方,似乎要将一切束缚和障碍都吹散,但又似乎找不到出口,只能在空中徘徊。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某种内在情绪或社会现象的隐喻。

“岁方二阴遁,何来战野龙?”这两句可能暗含了对时局的忧虑,或是对某种冲突的反思,表达了对动荡时期的一种无奈和困惑。

“流行任愆戾,主宰权亦穷”揭示了诗人对于世间规律和权力的思考,认为即使是最强大的力量也终有其局限性,无法完全掌控一切。

最后,“平生积诸愤,至此无寸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经历了长久的愤懑与不平,此刻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和无力。

“万物浩屏息,一体归瞆聋”则是对宇宙万物的终极观照,仿佛所有的生命都在这一刻屏息凝神,归于沉默,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游天童山四章(其一)

扪岭回南阿,清娱足平甸。

桑麻蒸微暄,风翻色时变。

籁寂鸣鸟和,树稀行人见。

移意就嶒崚,拓胸先旷散。

缘径抵松栝,层阴失霄汉。

穷搜辟阴森,蹑迹谢羁绊。

形式: 古风

游天童山四章(其二)

鸟道出穷发,盘梁何岭嵤。

披云骋健步,衣带纷苍青。

湍流抗厓激,山响随啸应。

俗心掉尘鞅,微理悟超乘。

饥鼯瞰丹果,飞狖挂绮藤。

物尚有至见,就僻辞诡争。

形式: 古风

游天童山四章(其三)

天门排咫尺,金碧辉招提。

兰台冠丹巘,菌阁陵翠梯。

层层搆复峻,上欲云汉齐。

象王穷窈窕,华盖璎珞衣。

弹指青莲华,幻作峰峦低。

微生苦尘扰,清净夙所希。

持寂意无滓,妙明相因依。

念此一延伫,心与浮云飞。

形式: 古风

游天童山四章(其四)

周览苦纡折,还登叠翠楼。

纵目鲜遗景,奇观能毕收。

白日涵大照,清爽横高秋。

明山东赴江,蜿蜒争上流。

远海北茫昧,势与苍烟浮。

控顾信雄杰,慷慨生浩愁。

排空安有翮,联袂太白游。

回瞰入山路,风淡云夷犹。

峰平树如荠,塔静铃语幽。

间樵濯虹涧,飞鸟下龙湫。

仙根不可招,日暮难久留。

行将觅舆返,身世真浮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