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寄贾岛兼简无可上人

相思边草长,回望水连空。

雁过当行次,蝉鸣复客中。

壮年看即改,羸病计多同。

傥宿林中寺,深凭问远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思念之情如同边塞的野草般疯长,回头望去只见水面与天空相连,一望无际。
大雁飞过时我正行进在路上,蝉声在耳边鸣叫,更添异乡客的愁绪。
青春岁月转瞬即逝,体弱多病的境遇却似乎总相似。
如果能在山林中的寺庙借宿,定要深切地向高僧远公请教生活的真谛。

注释

相思:深深的思念。
边草:边塞的野草。
回望:回头观看。
水连空:水面与天空相接,形容广阔无垠。
雁过:大雁飞过。
当行次:正在路上行走的时候。
蝉鸣:蝉的叫声。
复客中:又在旅途中,增添异乡之感。
壮年:青年时期,生命力旺盛的阶段。
看即改:很快就过去了,表示时间飞逝。
羸病:体弱多病。
计多同:经历相似,指遭遇多有相同之处。
傥宿:倘若住宿。
林中寺:山林中的寺庙。
深凭:深切地,真诚地。
问远公:向高僧远公请教,远公代指智慧深邃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边塞之地,怀念故乡的景象。开篇"相思边草长,回望水连空",通过对边疆长满的情意草和连绵不绝的河流水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而"雁过当行次,蝉鸣复客中"则透露出秋天来临,大雁南迁,蝉虫鸣叫,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接下来的"壮年看即改,羸病计多同",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疾病频繁的感慨。年轻时的气盛如今一去不复返,而身体常常因病弱,感慨万千。

最后两句"傥宿林中寺,深凭问远公"则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某一个夜晚,寄宿于林间古寺之中,以沉默的态度询问着遥远而不可触及的人事,这里的“远公”或许是指一位朋友,或是一种更为抽象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生命无常的感悟。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浙江夜宿

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

远狖啼荒峤,孤萤溺漫流。

积阴开片月,爽气集高秋。

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留别定襄卢军事

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

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

酣歌击宝剑,跃马上金堤。

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宿无可上人房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

河汉秋深夜,杉梧露滴时。

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

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宿王屋天坛

星斗半沈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

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