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一)

人老家何在,龙眠雨未惊。

酒船回太白,稚子候渊明。

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

小楼看月上,剧饮到参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人的故乡在哪里,龙眠山的雨声并未惊扰。
酒船仿佛又回到李白的时代,幼童像等待陶渊明那样守候。
有幸能和仙人一起登上仙境,一同倚坐啸歌成为常态。
在小楼上看着月亮升起,畅饮直到夜深人静时分。

注释

人老家:故乡。
何在:在哪里。
龙眠:龙眠山。
雨未惊:雨声未停。
酒船:酒船如李白所饮。
回太白:回到李白那个饮酒的场景。
稚子:幼童。
候渊明:像等待陶渊明一样。
登仙郭:登上仙界般的境界。
同依坐啸:一同倚坐啸歌。
成:形成常态。
小楼:小楼。
看月上:观赏月亮升起。
剧饮:痛饮。
参横:参星横斜,指深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 苏东坡)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心境的个性。诗人以轻松愉悦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自己与朋友共度岁月的画面。

“人老家何在”一句表达了对于年华老去、家园渺茫的感慨,但这并未影响到诗人的心境,因为紧接着“龙眠雨未惊”显示了他对自然界的顺应与和谐。这里的“龙眠”,即是指李白在《庐州重赋》中所描绘的仙境,表明诗人精神上的超脱。

“酒船回太白”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向——追随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太白)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稚子候渊明”,通过提及年幼的孩子在等待着智者或圣贤,隐喻了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攀登仙境的喜悦,以及在精神上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啸成”,即是形容他们之间相互启迪、影响。

最后,“小楼看月上,剧饮到参横”则描绘了一幅夜晚独酌于小楼之上的景象。在这静谧中,诗人豪迈地饮酒至深夜,直到星空中的“参横”(北斗七星的一部分)映入眼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轼特有的生活态度和文学风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二)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

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横空初不跨鹏鳌,但觉胡床步步高。

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多病仍逢止酒陶。

笑说南荒底处所,祇今榕叶下庭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城南钟鼓斗清新,端为投荒洗瘴尘。

总是镜空堂上客,谁为寂照境中人。

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阴雨洗春。

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绝句

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

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