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花

楚箨并刀社雨前,掇红接紫自年年。

颠风稗子僧成佛,白日烂柯人诈仙。

半霎时移愚智性,一丸泥夺化工权。

可怜人自生荆棘,却变初心失本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楚地竹笋制成的并刀在雨前闪现,每年采摘红色和紫色的花朵。
狂风吹过,稻谷如僧人般瞬间成佛;白日下,人们像烂柯人般假装成仙。
片刻之间,智慧与愚昧的界限被模糊,泥土的一丸之力似乎夺走了造物主的权柄。
可悲的是,有些人原本生活在荆棘丛中,却改变初衷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注释

楚箨:楚地的竹笋。
并刀:古代的一种锋利工具,此处指并州产的名刀。
掇红接紫:采摘红色和紫色的花。
颠风:狂风。
稗子:一种草本植物,比喻平凡的人或事物。
僧成佛:形容人在困境中迅速成长。
烂柯人:典故,比喻久别重逢的人。
半霎:极短的时间。
愚智性:智慧与愚昧的界限。
一丸泥:一小团泥土,象征微小的力量。
化工权:造物主的权柄,指自然界的创造力量。
荆棘: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
初心:最初的本心或意愿。
失本然:失去本来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接花》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方岳所作。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哲理。

"楚箨并刀社雨前,掇红接紫自年年。"

这两句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自然界中花草的生长与时光的流转相联系。"楚箨"即是指南方特有的竹器,而"并刀社"则形容雨前风起云涌的气象,预示着风暴即将到来。而"掇红接紫自年年"则表达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每年都在不经意间重复。

"颠风稗子僧成佛,白日烂柯人诈仙。"

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对照的手法,探讨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颠风"象征着狂风骤雨,而"稗子"则是指小草或野草,这里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僧成佛"暗示了从平凡到神圣的转变,可能是在说某种事物表面上看似不起眼,但实际内涵深远。而"白日烂柯人诈仙"则是指人们在阳光普照的白昼里依然追求虚幻的理想。

"半霎时移愚智性,一丸泥夺化工权。"

这两句描写了时间流逝和自然力所带来的变迁。"半霎"形容雨后初晴的天气,而"时移愚智性"则表达了时间无情地流失,人类的智慧与愚蠢同样在不断变化中。而"一丸泥夺化工权"则是说自然界的力量远超过人为的努力和技艺。

"可怜人自生荆棘,却变初心失本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自身选择与环境适应之间矛盾的感慨。"可怜人自生荆棘"暗示着人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得不生长出防御自己的刺,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而"却变初心失本然"则是说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迷失最初的纯真和本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晚兴

山淡长疑雨,看山自撚髭。

暝云延晚径,秋蔓亚疏篱。

院静凉于水,人閒瘦似诗。

移床眠对竹,莫与俗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晚汎草塘有鱼入舟呼童鲙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赋首尾吟(其一)

草塘晚汎亦佳哉,谁为贫谋献鲙才。

自入船来银泼剌,且留客共月徘徊。

不须溪友投竿线,径与诗人上酒杯。

著意出奇殊未也,柳边又报瑞莲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晚春

倦眼忽惊三月暮,杜鹃啼处绿阴多。

春今且住为佳耳,雨不能晴将奈何。

红紫只催人老大,苍浪莫怨命蹉跎。

贫中政自难留客,赖有诗情尚不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晚眺

晴沙漠漠水沄沄,更倚翠微搔白纷。

不可以风秋后叶,何伤于月晚来云。

忧时自有夔龙在,投老政须麛鹿群。

旋拾枯松浇瀑布,小奚亦足张吾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