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事

千峰当此境,谁可共登临。

月过秋池静,云归古木深。

懒观前去事,已悟未来心。

更欲寻诗伴,相携向石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这样的山峰景色中,谁能和我一同攀登欣赏呢?
秋月穿过静静的池塘,云彩飘向古老的树林深处。
懒得再去回顾过去的事情,我已经领悟了未来的道路。
我更想寻找诗友,一起走进那片石林。

注释

千峰:众多的山峰。
当此境:在此时此地。
共登临:一同攀登。
月过:月亮经过。
秋池:秋天的池塘。
静:安静。
云归:云彩归去。
古木深:古老的树林幽深。
懒观:懒得看。
前去事:过去的事情。
未来心:未来的内心领悟。
寻诗伴:寻找诗歌伙伴。
相携:相伴同行。
石林:由石头形成的林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所作的《山中即事》,描绘了山中宁静而深邃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首句“千峰当此境”展现了山势的雄浑,诗人身处其中,显得渺小而孤独。接着,“谁可共登临”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共享这山水之乐,但又似乎无人能懂的寂寥。

“月过秋池静”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静静的秋池上,增添了清冷的氛围,而“云归古木深”则暗示了山林的幽深和神秘。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懒观前去事,已悟未来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人事的淡然态度和对未来的透彻理解,透露出一种看破红尘的豁达。最后两句“更欲寻诗伴,相携向石林”,诗人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诗友,一同漫步在奇特的石林之间,寻求灵感与共鸣,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禅意于山水之中,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内心世界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46)

释斯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怀旧隐

静地独登临,虚闲称此心。

猿声过木少,花影入池深。

春殿依残日,晴烟散远林。

因思南岳寺,长起石床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山居遣兴

山寺闭脩竹,偏宜静者居。

观空心已悟,集理事常虚。

日月供吟笔,乾坤入草庐。

何如钓台叟,得计在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天竺山居

对雨吟方稳,西风忽晚晴。

野花沿涧白,秋意入帘清。

浅水藏鱼影,重林隔磬声。

是非尘外事,谁可继高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水石山居

静极青山里,松花满石床。

春风思华岳,夜雨梦潇湘。

人影归林薄,猿声出涧长。

心如无别事,同此闭闲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