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作诗寄之

贺老稽山去不还,镜湖独棹钓鱼船。

南来太白寻无处,却作郎官又几年。

岱下迎鸾惊典谒,蒙山施药悯耕田。

试穷脚力追行迹,亦使今生识地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贺老已经离开稽山不再返回,独自驾着小船在镜湖垂钓。
曾经南来的太白也无处可寻,他在官场上又度过了多少年。
在泰山脚下迎接凤凰,他对朝见仪式感到惊讶;在蒙山施药,他怜悯农夫耕田的艰辛。
我尽力追踪他的足迹,只希望能借此认识这位地上的仙人。

注释

贺老:指贺知章,唐代诗人。
稽山:位于浙江绍兴,贺知章晚年曾隐居于此。
镜湖:绍兴镜湖,贺知章常在此泛舟。
独棹:独自划桨。
太白:李白,唐代大诗人。
寻无处:找不到李白的身影。
岱下:指泰山脚下。
迎鸾:迎接凤凰,古代常用来比喻皇帝或贵人的到来。
典谒:正式的朝见仪式。
蒙山:位于山东,与泰山相邻。
施药:行医赠药。
悯:怜悯。
脚力:体力,这里指徒步追寻。
行迹:足迹,此处指贺知章的踪迹。
地仙:传说中的山中隐士或有道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题为《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作诗寄之》。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贺老的道人,他离开了稽山,独自驾一叶钓鱼船在镜湖上泛舟。诗人感叹太白(李白)那样的人物已经难觅踪影,而贺老却依然过着隐逸的生活,担任郎官已有数年。

接下来,诗人提到贺老曾在泰山(岱下)迎接凤凰般的贵客,显示出他的非凡气度;在蒙山施药,表现出对农夫疾苦的关怀。诗人表达出想要追随贺老足迹的愿望,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和认识这位地仙般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描绘,展现了贺老的超凡脱俗与人间情怀,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贺老品德的敬仰。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除夕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

关河先垄远,天地小臣孤。

吾道凭温酒,时情付拥炉。

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除日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除日二首(其二)

七十四年明日是,三千里外未归人。

酒篘泉涌如迎节,诗句云生喜见春。

贺客不来知我病,邻家窃语笑吾真。

时人莫作乐天看,燕坐端能毕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除日二首(其一)

屠苏末后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应更减,诚心忧世久知非。

脾寒服药近方验,风痹经冬势渐微。

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