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二首(其二)

七十四年明日是,三千里外未归人。

酒篘泉涌如迎节,诗句云生喜见春。

贺客不来知我病,邻家窃语笑吾真。

时人莫作乐天看,燕坐端能毕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七十四年的明天即将来临,我还在三千里之外未能回家。
泉水斟满美酒,如同迎接节日,诗篇中洋溢着春天的喜悦。
客人不来,他们知道我生病了,邻居们窃窃私语,嘲笑我的真实处境。
当世人不要把我当作乐天派看待,静静地坐着,我将度过余生。

注释

七十四年:指诗人已经活了七十四岁。
明日:明天。
三千里外:遥远的地方。
归人:回家的人。
酒篘:过滤酒液的器具。
泉涌:泉水涌出。
迎节:迎接节日。
诗句:写诗。
云生:诗兴勃发。
贺客:前来祝贺的人。
知我病:了解我身体不适。
窃语:私下议论。
笑吾真:嘲笑我过于认真。
时人:当时的人们。
乐天:乐天派,乐观的人。
燕坐:闲适地坐着。
毕此身:度过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除日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七十四岁的高龄,身处三千里之外的异乡,表达了对未来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他通过描述酒泉涌动如同迎接节日的场景,以及诗句中春天的到来,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被误解的情绪。他提到贺客不来,邻居窃笑,暗示了他在远离人群中的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不希望被误认为像唐朝诗人白居易那样过于乐观的性格。最后,诗人告诫世人不要把他看作是无忧无虑的乐天派,他更愿意在平静的独处中度过余生。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又有对个人境遇的自省,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除日二首(其一)

屠苏末后不辞饮,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应更减,诚心忧世久知非。

脾寒服药近方验,风痹经冬势渐微。

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除夜

老去不自觉,岁除空一惊。

深知无得丧,久已罢经营。

黄卷讥前失,清樽借后生。

何年遂疏懒,伏腊任躬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除夜二首(其二)

七十三年客,相从尚几年。

西方他日事,东鲁一经传。

渐解平生缚,初安半夜禅。

纷纷争夺际,何意此心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夜二首(其一)

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家有三斗酿,春馀半月寒。

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

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