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邛州灵境产修篁,九节材应表九阳。
造化已能分尺度,保持争合与寻常。
幽林剪破清秋影,高手携来绿玉光。
深谢鲁儒怜潦倒,欲教撑拄绕禅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邛州灵境中修习禅法的情景。"九节材应表九阳"说明了这种禅杖的特殊性,它象征着禅宗九祖以来的正统与纯净。"造化已能分尺度,保持争合与寻常"则展示了禅师们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平衡态度。
"幽林剪破清秋影"用鲜明的意象描绘出禅者独处山林,超脱尘世之景象。"高手携来绿玉光"则可能暗示这位修行者的高深造诣,以及他所持禅杖如同绿玉般珍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鲁儒长者惠赠禅杖的感激之情,并且愿意接受他的教导,静坐于禅床上进行修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禅学境界。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五金元造化,九鍊更精新。
敢谓长生客,将遗必死人。
久餐应换骨,一服已通神。
终逐淮王去,永抛浮世尘。
鎗旗封蜀茗,圆洁制鲛绡。
好客分烹煮,青蝇避动摇。
陆生誇妙法,班女恨凉飙。
多谢崔居士,相思寄寂寥。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
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
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
端人凿断碧溪浔,善价争教惜万金。
砻琢已曾经敏手,研磨终见透坚心。
安排得主难移动,含贮随时任浅深。
保重更求装钿匣,闲将濡染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