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辟谷者

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

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

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

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我学会了食用云霞的方法,遇见人就分享这种小成。
身体轻盈曾尝试学仙鹤飞翔,力量微弱还未远离山林。
没有食物的狗还在,不耕田的牛却自在悠闲。
每天早晨只用水漱口,口中叩齿的动作在草堂间回响。

注释

餐霞:指修炼长生之术,食用云霞比喻修炼得道。
小还:道教术语,指修炼的小成就。
身轻:形容身体轻盈,可能指修炼后的感觉。
鹤:象征仙鹤,常用于修道成仙的意象。
无食犬:指没有食物的狗,可能隐喻生活简朴。
耕牛:象征勤劳,这里指不用耕作的牛。
漱水:用清水漱口,可能是一种养生或修炼的方式。
叩齿: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认为能强健牙齿和内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表达了诗人通过修炼道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已经练就了轻身飞举的本领,但因为力量尚不足,因此还未能离开这座山。

接下来的两句"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展示了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景象,无需劳作,连狗和牛都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最后两句"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则描绘了诗人每天清晨在山中清洗自己的身心,以及在茅草为屋顶的小木屋里轻敲牙床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与自然为伴的淡泊生涯。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赠箕山僧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

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

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

时闻衣袖里,闇掐念珠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襄国别友

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

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

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

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

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

涨池闲绕屋,出野遍浇田。

旧隐离多日,新邻得几年。

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

门静山光别,园深竹影连。

斜分采药径,直过钓鱼船。

鸡犬还应识,云霞顿觉鲜。

追思应不远,赏爱谅难偏。

此处堪长往,游人早共传。

各当恩寄重,归卧恐无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李仆射西园

遇午归闲处,西庭敞四檐。

高眠著琴枕,散帖检书签。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捲帘。

竹凉蝇少到,藤暗蝶争潜。

晓鹊频惊喜,疏蝉不许拈。

石苔生紫点,栏药吐红尖。

虚坐诗情远,幽探道侣兼。

所营尚胜地,虽俭复谁嫌。

形式: 排律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