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之际的景象,通过对比与期待传达了诗人对于新宰执政理念和期许的寄托。开篇"君去方为宰,干戈尚未销",表明君主刚上任为宰相,而战争的痕迹仍未消除,这不仅是对时局的描写,也隐含了内战后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紧接着"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则进一步刻画出战乱之后城邑中残留的老弱与稀少的官员形象,凸显出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诗中"廨宇经兵火,公田没海潮"两句,通过对政府建筑(廨宇)遭受战火和公共田地被侵占的情景,强调了战争给国家和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最后"到时应变俗,新政满馀姚"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宰能够顺应时势,改变不良风俗,以及推行新政策以恢复馀姚县治理的期待与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以战争后的废墟和人民的苦难为背景,寄托着对新政权的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于时事的敏锐洞察,也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责任与政治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