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暑

晨兴纳新凉,亭午倦犹暑。

卧对北窗扉,淡泊将谁侣。

疏树含轻飔,时禽转幽语。

端居悟物情,即事聊容与。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晨到午后,诗人面对秋暑时的心境与所见之景。开篇“晨兴纳新凉,亭午倦犹暑”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一日之中从清晨的清凉到正午的炎热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知。

接着,“卧对北窗扉,淡泊将谁侣”一句,透露出诗人选择在北窗下静卧,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淡泊,似乎在寻找心灵的伴侣或慰藉,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然态度。

“疏树含轻飔,时禽转幽语”描绘了窗外的景象,稀疏的树木间,微风轻拂,偶尔传来鸟儿的低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生机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端居悟物情,即事聊容与”点明了诗人的思考与心境。在静坐中,他领悟到万物之情,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安顿与释放。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碎与自然更迭时的淡然态度和深邃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

北风日日霾江村,归梦正尔劳营魂。

忽闻梅蕊腊前破,楚客不爱兰佩昏。

寻幽旧识此堂古,曳杖偶集僧家园。

岚阴春物未全到,邂逅只有南枝温。

冷光自照眼色界,云艳未怯扶桑暾。

遥知云台溪上路,玉树十里藏山门。

自怜尘羁不得去,坐想佳处知难言。

但哦君诗慰岑寂,已似共倒花前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适得元履书有怀其人因复赋此以寄意焉

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

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

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

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

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

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

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挽刘宝学二首(其一)

天地谁翻覆,人谋痛莫支。

公扶西极柱,威动北征旗。

肉食谋何鄙,家山志忽赍。

平生出师表,今日重伤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刘宝学二首(其二)

生死公何有,飘零我自伤。

向非怜不造,那得此深藏。

心折风霜里,衣沾子侄行。

哦诗当肃挽,悲哽不成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